忙忙碌碌一大晚上,陆瑾台躺在床上,听着旁边锦城的呼吸声,想着那边房间的姑娘,怎么也睡不着。。。。。。
赵锦舒心情虽然也很不平静,可累了一天,洗漱后,没多久便睡着了。
第二天,大家早早起来了。
这年头什么都要票,物质严重欠缺,置办几桌酒席不容易,大舅娘二舅娘大姨听说锦舒要结婚,把家里的肉票、糖票全拿来了。
二婶三婶也把家里能用得上的票送了过来,就是三姐的公公婆婆在大事上也没含糊,让三姐夫送来了家里的肉票、鸡蛋票。
王小麦回了趟娘家,票没借到,拎了两只大公鸡回来,是她大哥二哥跟村里人换的。
他们自己家有一只大公鸡,余淑英又去村里换了两只回来,还让六叔点了几板豆腐,有鸡有鱼有肉还有大骨头汤,再加上鸡蛋和豆腐,准备点素菜,刚好凑够八个菜。
二婶三婶一早过来帮忙,看着桌子上准备的菜,笑着说:“也就大哥大嫂舍得,村里谁家办酒席这么大方啊?”
余淑英一脸感激:“都靠兄弟姐妹们帮忙,要不然哪来那么多肉啊?”
三婶说:“原先我们办喜酒,还不是你们帮忙凑的肉票?”
二婶也说:“可不是。”
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家里办事,都得靠亲朋帮衬才行,不然真弄不到那么多肉票。
这就得看人缘了,会处事的,不用人家亲自开口,知道你家办事,直接就把票送来了。
不会处事的,你就是开口,人家也不一定搭理你。
两人婚后住娘家,陆瑾台那边没亲朋在,索性省了接亲迎亲这些程序。
赵锦舒和陆瑾台一早就换上崭新的衣服,王小麦把她早先准备的两朵新郎新娘的红花别在他们胸口。
赵锦舒微微笑着:“大嫂,你还准备了这些?”
王小麦别好后,打量他们一眼:“不错,这才像结婚的样儿。”
二婶在旁边看着,忍不住道:“咱家小麦比大嫂还体贴。”
余淑英:“小麦一直都很周到。”
王小麦笑着说:“娘知道我准备了才没准备的。”
话音刚落,赵玉华一家子来了,他们叮叮咚咚提了不少东西过来。
丰收冬梅还小,一过来就好奇地围着陆瑾台转,赵锦舒摸摸他们头:“喊小姨父拿糖给你们吃。”
说完脸有些烫,小姨父,多么陌生又亲切的称呼!
丰收冬梅齐齐喊道:“小姨父!”
陆瑾台拿了糖,剥开喂到他们嘴里。
杨明安走过来打量着陆瑾台:“四妹夫今天看着很精神。”
陆瑾台笑了下,把装糖的盘子递到他们面前:“三姐,三姐夫吃糖果。”
赵玉华把东西放到桌子上,拿了颗剥开:“真甜!”
丰收冬梅跟着点头:“甜。”
王小麦打趣道:“喜糖当然甜!”
说完看向桌子上的东西:“玉华这一堆东西,叮叮当当的都是些什么?”
赵玉华打开袋子:“给锦舒瑾台买的盆、毛巾、香皂、牙刷,还给他们买了一对搪瓷杯,本来想给你买个暖水壶的,大嫂说她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