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北熙大喜,只要不读书,去哪里他都愿意!最好还是跟上午一样,有吃有喝有玩!
张梓若领人直奔潘英推荐的店铺,让掌柜把玻璃瓶子、杯子都拿出来。
“玻璃杯子最好多点,我要十来个。”
掌柜一听她要买玻璃杯,喜笑颜开道:“唉,唉,您稍等,我这就去给您取来!”
他让伙计在此招待,自己亲自去后面取玻璃杯和玻璃瓶,珍而重之地捧来,让张梓若察看。
张梓若一看数量,问:“只有三个杯子?”
掌柜的消瘦的脸庞微抖,说:“夫人,这种无色的玻璃杯世间少有,再珍稀不过。就是富贵人家也不一定能买到。我是运气好,才收了这三个杯子。赶巧您来买,就拿出来给您看。
普天之下,只有京城才有玻璃杯。寻常人就是想买,也买不到!三个,已经不少了!”
掌柜的对自己的库存很是自豪。
张梓若挑眉,向他询问价格。果不其然,价格高昂。
张梓若拿着玻璃杯,垂眸凝思,这个世界已经有了玻璃,但玻璃竟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在市面上。
不知道是技术不成熟,没有达到规模化烧制成品的地步?还是烧制的工匠,或者背后人家打算物以稀为贵,高价售卖?
她手中的玻璃杯,整体算是无色的,但烧出的质量不及现代,也没有现代那么晶莹剔透。
但这么一个玻璃杯,价格几乎与他们上午在青楼总体的花费相等。
若是她烧制玻璃……算了,这种低成本高利润的行业技术,在云淮没站稳跟脚之前,还是不要急着拿出来了。
他们本来就够打眼了,要是再多出个财源滚滚来的挣钱手段,恐怕那些心怀叵测的人就要联合起来,迫不及待的扑上来撕咬了。
暂时护不住,就往后放一放吧,等到合适的时机拿出来,既能挣钱,又能为自己和云淮刷一波名声。
张梓若打定主意,决定只买一个玻璃杯。掌柜的连忙给她装好,笑盈盈的等着她结账。
心灵遭受重创的感觉
张梓若回头询问潘英:“你说谁经常来这家店铺来着?”
潘英毫不犹豫的报出朋友的名字:“常瑞!”
他对掌柜的说道,“把玻璃杯的账记在常瑞名下!”
掌柜的犹豫:“这、不太好吧?”
潘英从鼻子里哼出一口气,“有什么不好?上午他在青楼玩,是我给他结的账。下午我们买个杯子,记在他名下,刚好!你就拿着账单去常府,找常瑞,就说是我把账挂他名下的,他一定结!”
掌柜的看他信誓旦旦的模样,心想,这两位少爷都是不缺钱的主儿,平日又要好。既然潘少爷这么说了,那就把账记在常少爷名下。要是常少爷不结账,大不了再回头找潘少爷。
反正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各家府邸都在那里,也不可能赖掉他一个杯子的钱。再者,谁的背后没点势力呢?
想通了以后,掌柜的按照潘英的意思,把账记在常瑞名下,满脸笑容的送他们离开。
张梓若买了玻璃杯,又带人拐进下一家店铺。
……
薛晋等人或去茶楼,或去酒馆,或去戏园子等,各自玩的痛快。
天色渐暗,他们陆续打道回府,一想到张梓若找不到他们,他们成功反制了张梓若,就笑容洋溢,觉得快乐加倍。
刚到府门前,就见到了他们常去的店铺里的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