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桓毓昭,回京城的那日,有些悄无声息的。
甚至可以说是灰头土脸。
他进了宫以后,永安帝如何发作,旁人并不知晓,只知道太子后面一连几日都闭门谢客,说是休养。
太子妃原本是指望施粥,给太子祈福,也博点好名声,结果因着太子妃施粥施的太稠,导致附近很多并没有受灾的当地百姓,都天天的排队领粥,拥挤得很;再加上后期东宫的小皇孙得了天花,太子妃无力再腾出精力来去管旁的事——这施粥,到底后头是出了个不大不小的岔子。
灾民跟当地居民在排队的时候,发生了争执,很快这争执就升级成了推搡,继而呼朋唤友的成了打斗。
灾民们这些日子都是守望互助的,当地百姓自然在当地也有不少亲朋好友——这打斗最后,竟然成了一场群殴。
后面还是巡街的衙役带人过来增援,才勉强控制住了形式。
但双方已经都有不少人受伤了。
最严重的,是一名体弱的老人,被推搡后摔倒在地,救治不及时,竟是丢了命。
太子妃是万万没想到,她只是想施个粥,最后竟然还牵扯上了人命!
去秋狩
施粥这事,最后便成了不了了之。
东宫中人,尤其是太子跟太子妃,好一段时间都没有出来露面。
当然,其中也有永安帝让他们闭门反省的结果。
先前在汝泉困住太子的将领,被桓白瑜的人押送回了京城。
永安帝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先是把那犯事的将领打入了死牢,后又说念在他是为民请命的份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把那将领的军职给卸了。
这事便这样高高抬起,轻轻放下,算是揭过去了。
那将领成了白身,出京前,去丰亲王府给桓白瑜磕了三个头,这才走的。
这事便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不得不说,京城中的气氛,很是微妙。
有些心思活泛的,已经在暗搓搓的准备走丰亲王府的门路了。
一沓沓邀请帖子,雪花般飞入了丰亲王府。
阮明姿随手翻了翻,其中大多数都是请她参加各种各样宴会的帖子。
王府回事处的管事恭敬的询问阮明姿的意见:“王妃,您看,这些帖子您是怎么处理着?需要回哪几家?”
阮明姿撑着头,随意道:“帮我都回绝了吧。”
“啊。”王府回事处的管事,听得这话,下意识愣了下。
从前丰亲王府是没有什么回事处的,晋三原基本上把内务这一块都给包了。
阮明姿嫁过来之后,到底王府里有了王妃,晋三原虽说是总管,但总来内宅也会有不方便的时候。
所以,丰亲王府这才把回事处给设置了。
回事处这管事,在处理这一块上,还是有些生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