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历史同人] 地府皇帝改造指南 > 第193章(第2页)

第193章(第2页)

他平静的论述完这残酷的谋算,随后伸手一扯,露出了最后一张白纸:

【何为道?】

相比起先前求贤的策问。这一次在军中举办的论道策问则要宽松很多。先前的策问必须是州郡诸侯推荐的贤良高士,这一次则广开门庭,稍有一技之长,即可入门下论事;先前的策问规制严谨,被召来的贤良全程不许与外人稍有接触,这一次的限制则散漫放松许多,士人们可以自由出入考场,彼此议论心得,策问场地的四面甚至还堆有大量的书籍——这是陛下特赐,以白纸印刷的各门经典,供他们在思考时随时翻阅,以防疏失。

这真是太贴心也太温厚了,以至于被召来的儒生感激涕零,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了天子的大恩大德——他们平时对皇帝的严苛不是没有腹诽,最大的抱怨是天子用人太不拘一格,太不看重他们儒生;但现在看来,天子求贤的心还是真诚的,天子善待贤人的恩遇还是深厚的,他们这些郁郁不得志的大贤之士,也不是没有出头之日嘛!

抱着这样感激的心情,他们斗志昂扬的展开了白纸,饱蘸浓墨,逶迤下笔。有这么多经纶原典做参考,彼此之间又可以相互借鉴讨论,区区一篇策问,还不是手到擒来?因此大家兴致盎然,下笔之时,还不忘交头接耳,低声谈笑,畅想将来做官的大好时光。

然后,一刻钟过去了,考场里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然后,两刻钟过去了,考场里的一片死寂,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事实证明,穆祺的猜测一点也没有差错。针对儒家软肋的攻击,确实有其非凡之效用。事实上,策问只考到一半,就有监考的侍中匆匆忙忙赶到后堂,向皇帝禀报前方变故,说是有几个儒生在考场里打起来了!

“这些人先前还在三三两两的议论文章,议论着议论着,不知怎么就红了脸。”侍中惶恐下拜:“这都是臣的疏忽,唯有领死罪而已!”

“喔?”半靠在软榻上的皇帝好奇地直起身——一般人打架他根本无所谓,多半是叫人拖下去一人打五十棍醒一醒脾胃;但现在是为了文章打架,那就似乎颇有一点意思,足以引动至尊的注意了:“吵的都是些什么?把他们的策论调来给朕看看。”

不过片刻功夫,几张白纸已经铺在了榻前,侍中垂手站立在侧,为皇帝及随侍众人讲解当初的情形:

“两人先是在看这篇策论,议论什么天道之玄要……”

穆祺摸着下巴,相当之赞同的点头:“那也的确够玄的。”

是的,或许是被“何为道”这样宏大虚无的题目给搞得昏了头,第一篇策论同样写得玄之又玄,高深莫测;穆祺看了几遍,大致只看懂了一个开头——总的来说,这篇策论认为天道太玄深、太莫测了,所以根本不可以用常规的语言叙述,因此,“何为道”的问题,也难以回答……

侍中小声道:“两人议论了几句,其中一人就指责这篇文章是外儒内道,颂扬老庄,贬损孔学……”

“颂扬老庄?”穆祺微微愕然,随即醒悟:“道可道,非常道。还真是老庄那一套!”

道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用语言表达的就不是道——这不妥妥的老庄思想吗?也难怪其余的儒生读两句立刻翻脸了,因为人家一眼就看出,你是个隐藏在孔子门下的老庄间谍!

哼哼,收了李耳的五十万匹丝绸,来黑我们孔学的是吧?我早就看出你的奸诈来了!

穆祺道:“所以就这么打起来了?”

“这倒也还没有打。”侍中显然对这桩荒唐新闻记忆极深,如数家珍:“可是,被批评的儒生很不高兴,就把对手的文章也夺过来细读……”

他又揭开白纸,展示第二篇策论。相较于第一篇的玄妙莫测,第二篇就要平实朴素得多。作者一开始就承认天道渺渺,自己并不了解,也不能回答这“何为道”;但接下来笔锋一转,却又指摘皇帝根本不该问这样虚无缥缈的问题。毕竟,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就连天纵聪明如圣人,不也有不了解的玄妙知识吗?皇帝怎么能拿圣人都不知道的知识来考教人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