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教授曾许诺过林错关于后续考研,甚至是升博的事情。
不过,林错拒绝了这种不知道是否能兑现的空头支票。
于是,后来的大学生活就很单调。
交ppt,交论文作业,领各种奖学金,最后毕业,失业。
“哈哈。”
林错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戳到了厌夏什么笑点,她笑个不停。
“但我认为努力一直都是个很好的优点。”林错看向厌夏,“不……应该说很多品质都是优点,只是它们被现在的社会给抛弃了。”
“啊,是啊。”厌夏继续笑着说,“很多品质都是这样的。一开始是肯定它,而后是否定它,最后是否定后来的否定。但不管怎么说,把努力当做单独的一张手牌打出来,那就太芸芸众生了。”
“毕竟,我认为只要还活着的人,基本就不存在不努力。”
厌夏看向林错:“说真的,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想要寻死。我不是说寻死是对又或是不对,而是说,我的本能是活着,而死亡是必然,它绝不会是被我提前选择。这也让我无法真正理解一个人寻死的意义。”
“或许这么说很贪婪,但我想要享受更多更好的事情以及各种新奇的体验。在我死亡之前。”
厌夏紧盯着林错,直到把话说完。
林错沉默了下去,她常常想到死亡,正如她的生活也宛如一潭死水。
话虽如此,但林错从未真正尝试过死亡。
所以,林错起先惊讶于厌夏的直白,而后又惊讶于自己为何会惊讶‘人的本能是想活’这件事。
“是社会潜移默化带来的耻感文化……”林错叹了口气,“我一直耻于向外界表达‘我想活着’这件事,哪怕不被她人所爱着,我也想活着。”
“咦,你发觉了啊。”厌夏眨着眼睛,她看着林错就像是看到了什么珍宝一样,“我以为你不会和我说这些。”
毕竟,坦诚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尤其是人类进行了系统化的学习以后,这件事的难度就更上一层楼。
林错:“……”她的确有些后悔告诉她这些。
“所以说啊,其实那些你所想象的凝视并不存在,但你想象的时间越久,它的形象就会越强大。但这是你赋予的强大,你随时都收回。”厌夏说,“用现在的流行话语来说,叫做‘祛魅’,在心理层面上是这样的。”
物质层面则是另一回事。
就像林错说‘努力放在个人身上明明是优点,如今却被社会给抛弃了’,但这只是一面,更多是不对等。
这是来自真实的物质层面上的结构性压迫,导致健全反而变成了不健全。
说人话就是,社会运转需要大量且廉价的个人努力,最好是人人都甘愿为爱发电,不求回报。
有这样觉悟的人,越多越好。
虽不是公职人员胜似公职人员。
那些私人企业一边要求员工要对公司有着对家、对国,那般的无私奉献与敬业,一边却不给予相对应的工资和基础待遇。
那些所谓社达、所谓狼性的口号倒是一个接一个的出来。
当社会选择了按分录取,那么人只会对成绩波动特别敏感。
换言之,一样成立。
当这个社会都在以这种恶性的潜规则在运转时,就不该去责怪年轻人不参与这个‘只赞扬无私付出不提回报’的游戏。
当走出校园,发现面对的根本不是课本里描绘的美好且多元化的未来,而是恶臭且专横的社会规则以及糟糕的公司待遇。
那不管是选择无业,又或是继续深造,都成了对现实、对真实的无力与回避。
或许再过几年,这个局面会有所改变,但也许什么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