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子瑜头一歪,现在是讨论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的时候吗?
嬴政轻咳两声,然后接过乌氏倮递过来的书册,翻看过后感慨了一句,“你们准备的还很充分啊。”
不只是嬴子瑜,就连乌氏倮听到嬴政的夸奖都很骄傲。
但是嬴政话锋一转,“这东西虽然很好,计划书也很全面,出现的问题预警也补充的很充分。
但是朕有一个问题还需要你们帮忙解答的。”
“大父请说,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嬴子瑜这话说的非常豪气,嬴政也没跟她客气,“这东西虽然非常好,看起来也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但是我只问一个问题,匈奴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如果他们全部都养羊了,咱们确定能全部吃下?”
换句话说,嬴政的意思是,如果吃不下,这些收集起来的羊毛就会浪费。
“当然,朕的意思并非是说如果出现浪费就要否定这个计划。”
相反,这个计划不错,即便有浪费,嬴政也是会持续推进的。
“朕现在想要知道的是,你们关于这个浪费的问题有没有进行过考虑,有没有一个数字给朕。
最起码让朕做到心中有数。”
不为别的,至少他能有底气和百官争取。
嬴子瑜还当是什么重大问题呢,原来是这个。
这点她早就想好了。
普通的纺织也当然吃不下这么多,但是改进纺织工具就可以了啊。
嬴政的第一次出巡花费了21个月的时间,最后在第三年的初夏回到了咸阳。
回咸阳的当天,天气正好,所以一开始李斯是想要带着文武百官去城门外迎接的,只是嬴政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迎接太过隆重,一来二去浪费的时间也多。
寡人在外两年,朝中之事掌握不全面,这次一直快马加鞭回来也是这个原因,所以丞相带着百官在章台宫等候便可。”
收到嬴政来信的李斯手一抖,君上这意思就是回来当天就要开朝会?
这些年嬴政对李斯的看重李斯心里有数,所以对嬴政的这个决定不会认为是君上对自己的不信任。
李斯第一反应是担心嬴政的身体,本身就奔波劳累许久,一回来不休息反而立马召见群臣,处理公务,铁打的身体也会吃不消的。
因为这个原因,李斯立马提笔给嬴政写回信,“这段时间君上在外巡游全国,咸阳一切安好,请君上安心。
如今一路奔波许久,君上可以先行休息,等休整好了之后再开朝会也不迟的。”
嬴政知道这是李斯为自己的身体着想,但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他没必要休息。
所以,嬴政是早上到的咸阳,在巳时的时候人就已经出现在了章台宫的百官面前,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了。
按照正常道理,嬴子瑜作为太孙,在太子扶苏不在的时候是需要和嬴政一起会见百官,参与朝政大事的。
但是嬴政在下马车的时候看到,嬴子瑜的精神状态似乎有些萎靡不振,不如往常有活力。
嬴政想到这段时间赶路的辛苦,多数大人对此都感到吃力,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也是自家小鱼儿从小就跟着他到处跑,有点底子在才稍微好点,所以嬴政半是关切半是心疼的说道,“从牧场到咸阳一直在赶路,你没怎么好好休息。
如果累了就先回宫休息吧,朝会就不需要参加了。”
而且,嬴政没说的是,这次的朝会大概率就是他找百官这段时间工作中的差错漏洞,所以才能这么干脆的让嬴子瑜缺席。
至于嬴子瑜,听到嬴政这话昏沉的脑子清醒了不少,等完全反应过来后并没有顺着嬴政,而是表示自己可以坚持的。
嬴政看着嬴子瑜一本正经的小表情,撸了撸她的脑袋,“你年纪还小,不用像个大人一样为难自己。”
嬴政都这样说了,嬴子瑜心里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但嬴子瑜也知道这事儿可大可小。
,百官就在眼前,章台宫她的专属位置就在龙椅旁边,今天这群人要是没有看到她,心里有很大意见的肯定会很多。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该做的样子嬴子瑜还是要做的。
“大父,孙儿不累,而且孙儿身为大秦的太孙,就算累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