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嬴子瑜在两人初次交锋的最后添了一把火,还是淳于越拒绝不了的火。
“先生无须担心,这场辩论被人看到不是一件坏事啊,因为有更多的人了解到您的思想,这就更容易传播您的思想啊。”
就这一句话,淳于越一改反对的态度。
其实淳于越哪里不会明白嬴子瑜心里打什么坏主意,传播他的思想是假,传播叔孙通的才是真。
但还是那句话,这种方式对面可以用,他淳于越也可以用,说不定还真的能聚集一波支持自己思想的正统儒生。
但事情好像并没有朝着淳于越期待的方向发展,怎么问了一圈人都是支持叔孙通的?
就在淳于越眉头越皱越紧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此言差矣,有失偏颇!我等学习只是虽然有为官做宰的期望,但是为官做宰不是必然追求,最重要的知耻明礼,追求自己的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即便最后不能做官,也不留遗憾的。”
这位学子的话就像是打开了某种缺口,支持淳于越的学子的声音越来越大。
要不说如今大秦的人,尤其是不用承受生存压力的学子,他们还是很纯粹的,只反应在做学问上就是他们更能心无旁骛的最求人生价值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此时此刻,追求自己的道和追求普世价值,两边居然是对半开的结果。
这是嬴子瑜没想到的。
“我还以为大家一股脑的都会选择追求普世价值呢。”
这个答案嬴子瑜或许要纠结一会儿,但是公子高可以立马为她解惑,“如果有人替他们完成了普世价值,他们追求自己的道就更顺利。”
用再直白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这些人没有生活压力。如果让那些每天忙忙碌碌只为碎银几两的人空谈理想就是扯淡。
当然这不是绝对。
“仲父你为什么这样说?”
公子高倒是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因为你仲父我就是这种人啊,自然很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
嬴子瑜对公子高这话不置可否,看来古往今来都没有改变过的一点就是,精神追求要靠物质基础支持。
“难道就没有没有物质基础也会只求精神富足的人吗?”
公子高像看白痴一样看了一眼嬴子瑜,“先不说你这问题问的傻不傻,你不是叔孙通一边的人吗,怎么还担心起淳于越了?”
嬴子瑜哼哼唧唧,不搭理公子高。
嬴子瑜和公子高对话的空隙,台上两个人的辩论已经到达高潮点了。
标志就是双方支持者已经形成了规模。
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淳于越或者叔孙通输出自己的观点了,而是变成了他们的拥护者之间的唇枪舌剑了。
好在现场对这种情况早就有过预案,场面不至于变成乱哄哄的菜市场。
嬴子瑜看的津津有味。
公子高好奇,“你就不担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