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嬴子瑜竖起了三根手指。
“三百人?”
嬴子瑜摇摇头,“是三千人。”
这话一出,不只是嬴政晃了神,就是蒙毅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尤其是身为祭酒的王绾。
“大秦学宫内的儒家弟子怕是都不足三千人吧,难不成他们都来了?”
嬴子瑜这时候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这倒没有,这些儒家弟子中还是有很多反对者的。
但是有反对者又如何,耐不住其他学派的学子看热闹不嫌事大,生怕事情不够大,纷纷来支持,所以看着就显得人多势众了。”
这样嬴政才理解为什么刚刚淳于越这样生气了,“这样声势浩大,支持者众多,不知内情的淳于越怕是危机感十足才这样了。”
嬴子瑜撇撇嘴,“淳于先生真是的,也不听完我们的话就生气上头了。
这些又不是儒家弟子,他们的意见有什么用,反倒急吼吼的闹的人尽皆知了。”
“其他人没有用?朕怎么这么不相信呢。”
嬴政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舆论小白了,更何况人云亦云的道理他早就领教过了。
嬴子瑜不知道怎么接话,只能耍无赖,“大父你在说什么,小鱼儿听不懂!”
嬴政也不生气。
等嬴子瑜耍完无赖之后,顾不得嬴政在前,催促着叔孙通赶快回城备战,“新儒学的未来在你身上呢,任重道远啊。”
嬴政也是同样的意思,“淳于越为人虽然顽固,但学识不低,你若是没有把握,屋外的那些学子可借你一用。”
在淳于越过来的时候,陪同的学子就被蒙毅派人带出去了,所以此时他们都不在屋内。
嬴政说完之后征求了一下王绾的意见,王绾当然没意见。
于是叔孙通离开的时候身边跟着一群人,一个个都是人才,叔孙通睡觉都要笑醒的程度。
一般来说,一件事情超过两个人知道就不会成为一个秘密的。
更何况,不论是对叔孙通还是淳于越来说,他们要切磋比试这件事,任何人都不会想要这件事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悄无声息,无人关注的状态。
所以理所当然的,没过多久大秦学宫的弟子们该知道的基本都知道了。
“听说了吗,来自咸阳的博士要和咱们这儿的学子比试学问呢。”
“咱们学宫已经很久没有发生大事情了,这次的学问比试一定很热闹,到时候我一定要去看看,一起啊。”
“那是必然。”
这些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的想法。
“据说那位博士还不是一般人,是太孙殿下的老师。”
“可不是,要我说,能被选为太孙老师的,学识绝对不差,那位跟博士比试的弟子惨咯,被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