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话不对,但是我还是要说,如今大秦的学习风尚和曾经的稷下学宫相比,相差远矣,当年的稷下,各种思想学说喷涌而发,哪像现在规定在了方框之中。”
说完忍不住摇了摇头,但转头看到嬴子瑜他们,又找补了一句,“当然这话只有我们几个知道,我也是将你们当做是自己人才说这些的,可不能传到祭酒耳朵里啊。”
项羽微不可察的看了一眼嬴子瑜。
嬴子瑜则表示,“祭酒不是限制舆论的人,不会干涉学子的言论自由的。”
韩益觉得嬴子瑜的话太苍白无力了,嘀咕了一句,“祭酒宽宏大量,但是君上不一定啊。”
嬴子瑜觉得韩益这个人很有趣,“你既然认为君上乾纲独断,为什么还要说这样的话呢?”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明知道是错的还要做嘛?
韩益也很无奈,“我这张嘴口无遮拦惯了,同辈师兄弟都说迟早要因为这张嘴出事,但这不是我管不住嘛。”
大概是心虚过头反而会更加理直气壮,“不过我这话说的又没错,如今大秦的风气的确不好。
学宫之中,什么学派有前途大家就学什么,什么学派受重视就学什么,什么学派最容易献媚君上就学什么,完全就是功利在支配。
法家和墨家都快人满为患了,汲汲于此的人还是很多,而我儒家如今却门庭冷落。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大秦学宫完全丧失了传道受业的本质,简直荒唐。”
说到这里,韩益的表情是抑制不住的愤怒,非要嬴子瑜举个例子的话,大概就是前世她遇到的愤青,还是极端愤青。
不过之前也说了,韩益这个人的心态好,所以没一会儿就整理好了心情。
对着嬴子瑜和项羽十分郑重的说道,“但我知道,你们和其他人不一样。
我能在人群中选到你们两个,就是因为我一看就知道你们是有着崇高理想的年轻人,不随波逐流,不汲汲于功名利禄。”
为了稳住好不容易上钩的两个人,韩益开启了无限赞美模式。
甚至对着项羽那种即便穿了很多层衣服,也能清晰看见肌肉线的身材,也能睁眼说瞎话,“春秋时期,我儒家随先师孔子周游列国,如羽兄弟一般身体强壮的弟子不在少数。
所以羽兄弟不用自卑,你很适合的。”
项羽很想冷笑,并且告诉这个眼瞎的人,他并没有自卑!
但是项羽知道自己不能坏了嬴子瑜的计划,哪怕他不知道嬴子瑜的计划是什么,所以项羽只能恶狠狠的咽下韩益的污蔑。
但是有一点项羽要极力维护,“我这一身是从战场磨炼出来了,和你们那种小儿过家家完全不一样。”
韩益则摆摆手,“差不多,差不多。我儒家周游列国时,遇到的也不都是好人,若是遇上土匪强盗也需要战斗的。”
这话不知道嬴子瑜和项羽信没信,反正一路上韩益是把自己哄骗住了
即使现在项羽在韩益面前露出强壮的身体,舞一套枪法,他也能面不改色的夸赞项羽非常符合儒家的收徒标准。
所以等到了叔孙通面前的时候,叔孙通见到的就是一个自我说服了的韩益,十分无辜的孩子和非常不情愿的少年。
“伯益,这是怎么回事?”
叔孙通不理解,这个韩益说的好像不太一样啊,而且他们要的是心甘情愿的人,而不是半哄半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