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子瑜企图让嬴政回想起来。
但可惜,嬴政没有忘记。
“这本是最终版,是吕不韦死前才修改过的,和之前给你的不一样。”
“修改过?可是吕不韦当初在这书完本之后可是放出话来说,这书一字不可改啊?”
当初吕不韦说《吕氏春秋》一字不可改一方面是个噱头,传播他的书。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当时正处于权力巅峰,正春风得意,和后来晚年不受重用的心境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产生不一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然后自行修改年轻时候偏激的观点也是正常的。
当然这些嬴政没有太细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
行吧,嬴子瑜接受了这个解释。
“但是这书之前不是还不让人看嘛,现在怎么还逼着我学呢?”
嬴子瑜更想问的是,不能因为祭拜一次吕不韦,她家大父就对吕不韦改观了吧,难道恋旧的实际上是她大父?
“想什么呢,让你学不过是因为这本书很重要而已。”
嬴政反思过了,以前他虽然也知道这书有用,对大秦未来有用,但是那时候的他年轻,还是比较意气用事的,是非黑白太绝对了。
等后来阅历跟上了,他也忘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了。
好在现在还不晚。
本着不能自己一个人受苦的嬴子瑜发扬着有福同享的好精神,“仲父也说了,文信侯的《吕氏春秋》对治理国家和地方都有好处。
这样的好东西怎么可以只有我一个人看呢?”
突然被提及的公子高很想表示,这话他没说过。
“正好咱们印刷术已经很成熟了,多印刷一些也不难。”
嬴子瑜的意思是让嬴政陪着她学,但好像嬴政理解错了嬴子瑜的意思,“你说得对,你父亲在邯郸治理国事也需要这书,印好了找个人给他送几本。”
虽然但是,嬴子瑜当然不会阻止自家父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甚至还想为他添砖加瓦。
“我在大父你身边,大父随时可以检验我的学习成果,但是阿父不行,为了阿父好,阿父每个月交一篇学习心得最好。”
而且她阿父坐镇陪都之一的邯郸需要学,那她姑姑坐镇寿春也不能厚此薄彼。
对此,嬴政表示顺手的事!
至于收到嬴政的“关心”的两位什么样的心情,这就不在嬴子瑜现在的考虑范围内了。
不过正是因为这本书,阴嫚后面对百越的征伐才不至于伤亡过大。
蒙毅等人接到嬴政之后,原本打算先带嬴政他们去行宫休息的,但是嬴政有别的想法。
“自从学宫建成,寡人还未见过,还是先去学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