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是嬴政封禅第一天,他正带领着大秦重臣登上泰山,站在祭天坛前,诵读赞美神灵的祭辞。
从嬴政带着百官开始祭天之礼开始天空就开始出现了要下雨的征兆。
即便在官员的劝阻之下,嬴政依然没有叫停这场祭祀仪式。
也许是上天垂帘,在嬴政诵读完祭祀辞,那雨也没有落下来;杀完牲畜也没有下雨。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是不敢松懈半分。
果然如此。
在进行到燔柴之礼,也就是把玉帛、牺牲这些东西放在柴火上焚烧时出现了变故,暴雨下下来了。
在这时候的人眼里,这世间有很多惩恶报善,威力无比的鬼神,这时候要祭天就是将祭祀的肉类、玉帛等财物放在柴火上烧给鬼神,鬼神看到了,享用了才能得到他们的庇护。
而现在,仪式进行到一半就被大雨打断了,这不就意味着鬼神不愿意接受大秦的祭祀,不认可大秦吗。
一时间,忠于大秦的人心里惴惴不安,害怕引火烧身,一些对大秦充满恶意的人则在心里欢呼。
苍天有眼,暴秦不被仙神认可,注定不会长久。
此时嬴政的脸色非常难看,众人窃窃私语的声音并没有打扰到他,他抬头望天,心里想的是即便这样上天也不会认可他吗?
这种丧气的想法只存在了一瞬间,随即嬴政心里想的是,即便上天不认可,他作为统一天下之人,功过三皇,德高五帝,上天不认可,不愿意享用他的祭祀,他偏要勉强这些仙神。
在大雨中柴火稍不起来又如何,他准备让人搭建帐篷了,遮住倾盆而下的大雨,他就不信了这火烧不着。
但是太常战战兢兢回答道,“君上,短时间之内完全搭建不好,即便是搭建好了,那也错过了祭祀的良辰。
不如这样,君上带人先下山,等到天气好了再重新走一遍祭天之礼也不是不可以啊。”
太常苦口婆心的话很有道理,但是现在的嬴政很明显已经跟上天杠上了,他绝对不允许自己这样灰溜溜的离开。
太常都要给嬴政跪了,“君上何出此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下大雨打断祭祀之礼并非君上之错。
君上只是顺应天象,暂时避雨而已,不是君上的退让啊。”
好家伙,为了让嬴政能下山,主持祭祀的太常都说出了荀子的话,暂时叛变了自己的信仰,站在了无神论的一边。
而太常的话虽然没有说服嬴政,但是说服了扶苏李斯他们,他们也开始劝说嬴政先下山。
他们和太常的理由不一样,他们完全是担心在雨中待的时间长了,嬴政会生病,或者发生什么危险。
“君父,即便您不认可太常所言,那你也为自己的身体考虑啊,大秦现在离不开您,万一您在这雨中受了风寒可怎么办。
现在是初秋,不比夏天,很容易受风寒的。”
扶苏这样劝诫道。
接着公子高补充道,“君父就算认为自己身体康健,那也为小鱼儿考虑一下啊,她还是个孩子,自己坚持爬上山已经很劳累了,再淋一场雨肯定会生病的。”
说着还将嬴子瑜推到嬴政面前,企图让嬴政看到嬴子瑜狼狈的样子有所触动。
但可惜,即便如此,嬴政只是犹豫了一下,吩咐人将嬴子瑜待下去,他自己则依旧不为所动。
有时候真的别怪扶苏脾气倔,别怪公子高做事一意孤行,别怪将闾像头倔驴,这些都是遗传的嬴政。
嬴子瑜眼瞧着自己就要被推走了,连忙出声,笑话,再不出声自己准备的惊喜就要泡汤了。
“你们看祭坛上!”
嬴子瑜这个声音非常大,不仅是靠着最近的嬴政扶苏等人,就连离得远一些的李斯、冯去疾等人都听到了。
由于声音掷地有声,这些人不自觉的顺着嬴子瑜的声音朝着祭坛看去。
只见原本毫无生气的祭坛此刻爆发出明亮的光芒,耀眼夺目,足足持续了靠近一分钟。
眼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嬴子瑜在心里对自家系统说到,【可以了,将手电筒收一收,把我做的“祥瑞”放过去吧。】
有了嬴子瑜的吩咐,系统立刻照做。
所以在光芒退去之后,众人看到,原本空荡荡的祭坛上立马出现了一条玄色威严的龙。
这龙栩栩如生一样,威武霸气,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飞起,直冲云霄而去。
众人都被这一刻的惊变震惊的待在原地,不知道做什么表情。
看着这群人的反应,嬴子瑜非常满意,甚至在心里尖叫,【系统系统,怎么样,是不是特别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