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了点宝玉,不巧,你开了口。
宝玉一愣。
你想想,你姐姐虽然降了妃位,但阖家并无实际惩处。林如海将杏仁茶喝干,放下茶盏。
宝玉机灵地给斟满。
圣上登基不足五年,却是难得的明君。他想要为天下百姓做些什么,想要能吏,想要寒门也能出仕子,可掣肘之处不止一二,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林如海叹息一声,今上把目光放在江南,不止是想要掌控江南,更因为江南一贯出才俊。但动江南,势必会与部分世家碰撞,其中甄家身后有老太妃,老太妃又颇得太上皇宠幸。江南之事便一拖再拖。
这次,若非皇太后帮当今拦下太上皇,又有四王八公相助,江南形势无法如此迅速了结。
那御史和当今?宝玉还是有些没理清。
太上皇恼当今擅作主张,但事已至此,只能徒劳发泄。林如海道,不过,有道是姜还是老的辣,一道降恩折子,便让朝臣感恩戴德。至于那帮御史,不过是无胆之人,既不想得罪太上皇,又想留下美名。所以,才会在你捅开那道口子后,纷涌而至。
宝玉只觉往日所见所闻,刹那变了个模样。
林如海虽然有些地方说的含糊隐晦,但其实已经很直白了。朝堂两派林立,一派为太上皇,一派为新皇。
新皇想要对江南动手,盐政为缺口,但碍于太上皇,只能拉拢四王八公。他记得,东院的蓉侄媳妇去世,北静王水溶赠他的那串鹡鸰香念珠便是圣上所赐。
江南一朝动荡,太上皇虽没说什么,但显然很不满。所以才会降恩重臣。
这就好比,狮群中老师王对新狮王的威慑。
林如海见宝玉从沉思中回神,起身道,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早先回去吧。走到书房门口,想到什么,今日我与你说的,记得勿传入第三人耳中。
宝玉连连点头,看着林如海走远,这才告辞离开。
事实上,若不是史太君有恩于他和黛玉,林如海不会对贾宝玉说得那么深。而若非恰好贾宝玉迷糊中来到林府,又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他也不会提起这茬。
只能说,因缘际会。
也是自那日起,宝玉对于自己的人生便有了其他的想法。
他以前总觉得,这世上仕途经济不过是一群沽名钓誉的人,就好像那帮死谏的御史,用最肮脏的念头标榜高洁,十足的可笑。
他想要清白的来,洁净的走。
然而秦钟走得干净,却回首碌碌无为。
他告诉他,总要做些什么。
做什么?如他父亲所说的,立身扬名,光宗耀祖?
他还是不想的,这不是他人生的意义。
也就是在这一刻,林如海给他看到了不一样的朝廷。
看到,当今与另一批人想要的改变。
宝玉说给老太太请安,也真的去给老太太请安了,只是路上碰上了贾琏。
贾琏是来给老太太汇报酒楼进度的。
两人到的时候,老太太也才刚了解完贾雨村案件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