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眼里,一千八百手下可以轻鬆击败五千以上的明国卫所军。
区区百人算得了什么?
野原光治只派了二百足轻,一百弓手,五十名武士进攻后方的百名锦衣卫。
他会为自大付出代价。
二百足轻打头阵、一百弓手在后面掩护,最后面跟著五十名武士,他们朝著林十三这边发动了进攻。
唐顺之镇定自若,高喊道:“第一排!放!”
“砰砰砰”,三十多枚子飞向倭寇。
倭寇都是些亡命之徒。他们顶著子向前猛衝。
紧接著是第二排,第三排。射完一轮后,倭寇足轻倒下去二十多人。
这时倭寇弓手已经冲了上来,林十三一方进入了他们的射程。
倭寇弓手们停步,拉弓。箭头指天。他们並不想直射,而是使用威力更大的拋射战法。
唐顺之大喊一声:“第一队举盾!防箭!第二队、第三队放克敌弩!不要三箭齐射!单发一箭!”
昨夜从倭寇处缴获了二十多面藤盾,此时排上了用场。
第一排的袍泽將藤盾高高举过了头顶,准备迎接从天而降的箭矢。
第二排和第三排的袍泽,则半蹲在地上,发射他们的克敌弩。
六十多支克敌弩,一百八十支箭,够倭寇喝一壶的。
但倭寇足轻亦有盾牌!在第一轮克敌弩箭射出后,冲在最前面的倭寇举起了盾牌防御。
与此同时,倭寇拋射过来的箭失也一支支落在了藤盾上。
有的箭失势大力沉,竟穿透藤盾,杀死了锦衣校尉。
双方就这样,你用弓,我用盾。我用弩,你用盾。相互攻击、防御。
克敌弩还是要比普通弓箭占优势。一番对射,锦衣卫这边死伤十几人。倭寇则倒下了五十人以上。
倭寇已衝到距离锦衣卫不足十步的地方,眼见双方就要短兵相接。
唐顺之高呼一声:“变阵!”
锦衣卫按照唐顺之临时所教之阵法,分列成八个鸳鸯小阵。
每个鸳鸯阵中,两名盾牌兵护住两翼,两名竹矛兵在后。两名刀手紧隨竹矛兵。再往后是分列两侧的四名弩手。小队的队正则站在中央指挥。
应该这样说,这是一个简易版的鸳鸯阵。且因唐顺之只对他们说了个大概,
以前从未精心操演过阵法。此阵的威力大打折扣。
倭寇足轻们叫著往上冲。以为眼前的敌人跟他们之前遇到的一样,会一触即溃。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次碰到了八只扎手的铁刺蝟。
双方一交战,倭寇便察觉出了铁刺蝟的厉害之处。
鸳鸯阵长短配合,远射武器与盾、刀、矛配合。足轻们一个又一个倒在阵前。
唐顺之高喊道:“打得好!注意阵型,不可鬆懈!”
一刻过后,倭寇足轻仅存五十人。锦衣卫这边则有十余人伤亡。各阵虽有减员,但阵型未乱。
倭寇弓手又是一阵拋射赞射。
唐顺之高喊:“举盾,防箭!“
“刷刷刷”,漫天箭矢飞来。一支箭几乎擦著林十三的脸颊飞落,直直插在了地上。
倭寇的五十名武士冲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