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宫里有莲花 > 第51章(第1页)

第51章(第1页)

他轻轻地抚摸着安平的发顶,目光中满是骄傲与期待。

李澄:此女执掌青鹄团,非为一己之私欲,而是怀揣着效仿北陆飞扬团救国于危难之中的崇高志向!她将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勇,彰显我大夏儿女的铁血丹心!

话音未落,太庙西侧忽传来玉磬碎裂之声。原来是士族暗中埋伏的风水师正欲以女主乱政为由破坏法器,却被莲花早先安插的暗卫当场擒获。

李澄冷笑,命人将风水师押至灵前,就着长明灯火活活烧了那张写满谶语的帛书。

李澄高举《青鹄令》竹简:大夏祖制三百二十条,可有明文禁女子掌军?

他将那竹简掷地有声:着宗正寺即刻将安平公主之名刻于玉牒,朕以上天赐予我的皇权下令,安平公主乃青鹄之主帅!

当李澄小心翼翼地将那闪耀着金色光泽的软甲披在安平公主的肩头时,御史中丞正要上前进谏,却猛然间见到公主身形一动,错刀瞬间出鞘,宛如一道银色的闪电划破空气。那锋利的刀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寒光过处,御座旁的青铜貔貅竟被削去半只前爪,铜屑飞溅,令人心惊胆颤。

群臣仿佛看到安平公主的刀尖上滴落着鲜红的血珠,她的目光如炬,冷冷地扫过阶下那些神情各异的群臣,声音坚定而有力:此刀名为斩龙,乃是我太祖皇帝征讨柔然时所佩之刀,曾斩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

紧接着,公主忽地将刀架在了自己的颈间,那冰冷的刀刃紧贴着她细腻的皮肤,仿佛随时都会割破那脆弱的血脉。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诸公若觉得女子掌军有违天道,不妨现在就参劾本宫。我这颗头颅,正好可以用来祭奠那些因饥饿而死在士族田庄外的无辜流民!

满朝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公主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所震撼,一时间竟无人敢言语。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踏云驹的嘶鸣声,那高昂而激昂的声音仿佛是在为公主助威。李澄亲自将先帝的御马牵至安平公主的身前,那马鞍之上赫然挂着半面残破的玄铁盔。这顶头盔正是一百二十年前,女将军长孙千雁战死沙场时所戴的那顶,它见证了无数巾帼英雄的辉煌与悲壮。

李澄轻轻抚摸着踏云驹的马鬃,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踏云驹认主,非勇者不侍。安平,上马!他的声音浑厚有力,似乎带着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安平公主闻言,身形矫健地翻身上马,动作利落而优雅。玄铁盔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映着她稚嫩却冷厉的面容,更添几分英气。这匹踏云驹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决心,昂首嘶鸣,马蹄轻踏,仿佛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士族中有人望着这一幕,不禁想起了当年的往事长孙将军以女子之身掌神机营,是何等的威风凛凛,令人敬仰。她的传奇事迹至今仍在人们口中传颂,激励着无数后来者。

在一旁观礼的莲花,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她缓缓开口,声音柔和而坚定:诸公可知,为何青鹄团选在重阳日祭旗?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神秘与庄重,让人不由自主地静下心来聆听。

她示意司礼监的人展开一幅泛黄的舆图,舆图上山川河流清晰可见,仿佛将人们带入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莲花指着舆图上的某个位置,大声道:因为九十年前的今日,慕容老将军正是在雁门关,以三千女兵破十万胡骑!她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大夏的钢铁长城,书写了不朽的传奇!

随着莲花的话语落下,人们的目光纷纷聚焦在舆图上。雁门关的朱砂标记与安平公主马鞍上的血痕渐渐重合,仿佛历史的轮回在这一刻得到了某种微妙的呼应。李澄紧紧握住莲花的手,三人的身影在朝霞的映衬下宛如铸就的金像,庄重而神圣。

而阶下,已有寒门子弟开始高呼:青鹄振翅,大夏当兴!他们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六韬

◎训练◎

莲花心中怀揣着一个大胆的计划,她想带着安平公主效仿太祖微服私访,一同前往邺都贫穷困苦、人烟稠密的贫民窟。

她此举的深意,在于从那些流离失所的孤儿中选拔出有潜力的少年,将他们训练成忠诚无畏的死士。

莲花指尖摩挲着药碗边缘,青瓷映得脸色苍白:安平还太小了,许多事需要我这个母妃为她筹谋。

李澄剑眉紧锁,将手中的茶碗啪&地拍在案上:西市巷是什么地方?三教九流鱼龙混杂,连衙役都只敢在巳时进巷!上月刚有流民暴动,你挺着六个月身孕去那种虎狼窝?莲花,我们太祖山的嫡系足够护你一世周全了,若你还想要亲信死士,就等你把咱们的孩子生下后养好了身子再去选择。

莲花道:臣妾近日听高密公主读孟子,有一段,很受启发: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