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缓缓执起案头那枚虎符,目光凝重,郑重地将它交予了莲花,朗声说道:&此符可调三军,号令天下,然卿须谨记太祖山的烽火台,无论何时何地,永远为卿而燃,护你周全。&
次日卯时三刻,太祖山巅之上,晨雾如薄纱般轻轻笼罩着苍松翠柏,为这片古老的山峦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此时,肃王李澄负手立于观星台上,身姿挺拔,目光深邃,他的玄色披风在山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山脚下,肃王军银甲如霜,整齐划一,气势如虹。马蹄声碎,伴随着战士们坚定的步伐,他们正整装待发,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两万肃王军肃立如松,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寒光,仿佛钢铁长城,坚不可摧。莲花身着银甲,骑着白马,腰悬北陆圆月弯刀,英姿飒爽,马鞭直指雁门关方向,高声道:&将士们!西凉狼子野心勃勃,欲饮我夏之鲜血,踏平我中原之土,当如何?&
&杀!杀!杀!&将士们山呼海啸般的回应,犹如雷鸣般震落树上的枯叶,誓言响彻云霄,彰显了他们的决心和勇气。
正当此时,元周遣来的信使策马而至,满脸焦急,喘息未定:&禀王妃!西凉先锋已破三关,百姓流离失所,情况危急!&
莲花闻讯,脸色骤变,剑指西方,声若金石,铿锵有力:&全军听令,急行军!明日酉时前必须抵达雁门关,誓死保卫家园,决不能让西凉贼子得逞!&
她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激励着每一位将士,他们深知此行的责任重大,但为了家国,为了百姓,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马蹄声隆隆,伴随着扬起的烟尘,宛如一条黑龙在山道间蜿蜒前行,气势磅礴,无人能挡。
李澄久久伫立,目光紧随着那支威武雄壮的军队,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与敬意。他望着那飞扬的尘土和矫健的马蹄,心中激荡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壮志。直到最后一面旌旗在云海深处缓缓消失,他才缓缓收回目光,转身离去。
三日之后,莲花率军抵达了代县,准备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此时,西凉军与大夏军正在太和岭口展开一场生死较量,烽烟四起,杀声震天。
太和岭口,地处雁门群山南麓,是个战略要地,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北距雁门关仅有13公里,南距代县城也不过18公里,作为雁门古道的南口和驿站,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赵远得知莲花王妃即将抵达的消息时,他带领众副职及部将亲自出城迎接。他早已听闻肃王妃莲花和北陆玺主的大名,知道莲花王妃她是北陆梅花玺主之女,更是一位智勇双全、武功高强的女中豪杰。
如今,当赵远亲眼见到这位传说中的王妃时,他不禁被她的风采所折服。尽管莲花年纪尚轻,但她的眉宇间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英气,令人敬畏。赵远心中暗赞,他知道,有莲花的加入,这场战斗的胜算无疑又多了几分。
赵将军,西凉敌军何在?莲花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与决心。她的眼神锐利如鹰,仿佛已经洞察了战场的局势。
赵远沉稳地指向西方,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敌军主力在五十里外扎营,近日不断袭扰我太和岭口周边的村落,百姓们苦不堪言。
莲花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语气中满是轻蔑与不屑:好个西凉蛮子,竟敢欺我大夏无人!赵将军,可愿与妾身共演一出好戏,让这些西凉贼子知道我大夏的厉害?
赵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期待,他心想这位王妃智慧过人,定有妙计。于是,他恭敬地问道:王妃有何妙计?末将愿闻其详。
莲花轻轻附耳低语,将她的计划娓娓道来。赵远听后,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与钦佩,他由衷地赞叹道:此计甚妙!末将愿听王妃调遣,誓要将这些西凉敌军一网打尽!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信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三日后的黄昏时分,黑风峡被夕阳的余晖染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莲花勒马立于崖顶之上,目光如炬,遥遥望见西凉运粮队宛如一条黑蛇在峡谷间蜿蜒前行。她微微咬唇,心中暗自盘算,随即转身对身旁的副将低语道:传令下去,第一营扮作牧民,驱赶牛羊过谷以掩人耳目;第二营则暗中埋伏,备好火箭,待命而发;至于第三营,随我一同行动,见机行事。
月上中天,夜色渐浓,峡谷之中突然火光冲天,照亮了半边天空。莲花身披银甲,手持长矛,率领着一队轻骑如同鬼魅一般突入敌阵。她的剑法凌厉异常,剑光过处,西凉运粮队的粮车纷纷燃起熊熊大火,场面一时之间混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