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时间,于小英这个叱咤疆场的女将军便没了那些力气,被祖洪才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轻松拿捏。
春宵苦短。
转眼便到了第二天早晨,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穿着喜服到正堂去给老人请安。
祖大寿和祖刘氏以及亲戚们喜笑颜开的在那等着,在接过二人奉上的茶水之后,便笑眯眯的给了二人红包,算是全了礼性。
今日里,客人们都散了,自家亲戚却还要齐聚一堂,再多吃几顿。
同时,祖三婶、李素梅等人都是麻利勤快的人,指挥着小丫鬟们将碗筷桌子收拾齐整,将家里杯盘狼藉打扫干净。
之后,该还的还掉,雇佣的这些短工仆从们给足银钱放出去,一场喜事便到了尾声。
皇后娘娘和皇上都体恤臣子,给了他们小夫妻三天的婚假。
祖洪才想着,要带自己的小娇妻于小英到远处去游玩几天,不负这好春光。
他们二人在燕京生活了很多年,但之前都是一个人借住在苗师傅家,一个人居住在太学宿舍中,只玩过燕京周边近一些、一天之内能来回的景点,从未去过远处游玩。
第73章新婚旅行在回海子屯村。
第七十三章新婚旅行
(再回海子屯村。)
祖洪才和于小英之前最远便是一同坐牛车去京郊的寺庙烧香拜佛,中午吃一顿斋饭,晚上便匆匆赶回来。
这一次,祖洪才想要带着于小英出门去住几天,不图别的,就图小两口亲亲热热的在一块儿,不再有长辈还有外人盯着看。
祖洪才问了问于小英,有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于小英摇了摇头,她去过的地方不少,但无论是小时候从江南逃难来到燕京,还是从燕京到北京这一路的奔波,让她对旅途的感觉不太好。
在于小英看来,旅途都是不舒服的,最舒服的就是躺在家里。
祖洪才想了想,便问道:“小英,你想不想回海子屯村住几天?现在爹娘都在燕京城里,咱家老宅没人了。
老宅那边,三叔时不时会回去收菜、收地租,时常帮我们打扫着,房子也并不是废弃到不能住。
况且,海子屯那儿附近有一大片水,风景好的很,咱们去那住几天怎么样?”
因为祖洪才想了好久,燕京城周边有什么好玩的,好似之后的那些年份,听说达官贵人们要不就到温泉庄子去住几天,要不就到海子屯旁边那里去玩水。
现在,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温泉庄子是买不起,暂时还没有,但在海子屯村的房子却是现成的呀。
于小英闻言也很是心动,说到:“回海子屯村挺好的,我也想看看阿黄。
之前我们到北山县去,阿黄就托付给三叔三婶和浦义哥他们养了。
只是现在浦义哥和三叔三婶一家都到京城来住,阿黄孤零零的待在海子屯村,怪可怜的。”
祖洪才说道:“那可正好了,这次我们去海子屯村,正好把阿黄接回来,我们家的后院现在变大了,能养得下一个阿黄了,也不用担心打扰到邻居了。”
于小英笑着点点头,说道:“说起来,阿黄还是你第一个送给我的礼物呢。”
就这样,小两口说说笑笑,不到半日便坐着马车到了海子屯村。
海子屯村现在极少有外人会来,因此,祖洪才和于小英坐的马车进村,是极为显眼的。
孩童们一直跟着马车跑,看着马车停在了祖家之后,才一轰而散,纷纷跑回去告诉自家的大人——祖家人回来了。
祖洪才和于小英也不小气,准备了好些礼物,正准备一一拜访之前相熟的邻居、朋友们呢。
只是,还没等他们收拾好出门,大家闻讯便都赶过来了。
祖家这几年可不得了,他们早听祖三通说过,先是于小英当了校尉,又当了将军。现在便是祖洪才也考中了状元郎,进了翰林院当了大官。
没错,在他们眼里,七品的县令大人就是大官了,而祖三通说过,祖洪才的官比七品县令大人还大,那他就真是大得不能再大的官儿了。
其中,来得最早的一家就是张嫂家了,他们家之前与祖家的交情最好,阿黄也是他家给的,现在祖家有好些地是租给他家种的,阿黄也被寄养在他家。
张嫂、她男人,以及孩子们过来的时候,阿黄也跟着颠颠的过来了。
阿黄见到于小英之后,开心得又叫又摇尾巴,还抬起前腿,要不是怕弄脏于小英的衣服被一旁虎视眈眈的祖洪才打,估计早就扑过去了。
于小英和祖洪才见到阿黄以后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