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学山长王长风也终于赢得了胜利,被封为国家太学的山长,跟着皇上一起北归燕京,继续在他的老地方教课。
而与他斗争失败的人,则被留在了南京的太学,眼见得是前途无望了。
没过多久,大家便浩浩荡荡的启程了,经过几个月的跋涉,回到了燕京城里。
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满是回家的期待和喜悦。
祖洪才更开心的是,终于可以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句:“爹、娘,快给我和小英办圆房的典礼吧,我们都已经年纪大了。”
于小英闻言之后自然是羞红了脸,祖大寿和祖刘氏闻言之后却是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儿媳早日成婚,好给他们抱大孙子。
分开这么久,大家自然有很多话要好好聊一聊,祖三通、祖三婶、周浦义、李素梅与他们的孩子这样也不会错过这种盛事。
一群人围在祖洪才和于小英离开前买的新宅里,却一点儿都不显得拥挤。
大家边嗑瓜子边听故事,待得听闻于小英力战几大高手,得了将军的位置,他们自然兴奋不已。
又得听到祖洪才考中了状元,被皇上封为了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之后,祖家老两口在那儿谢天谢地。
真是祖宗保佑、祖宗显灵啊,他家才哥儿终于有了份工作,不再是那个吃软饭的人了。
听起来,似乎也能配得上自家的好儿媳于小英了呢。
之后便是祖洪才和于小英听听燕京城这边的事情了。
祖三通和祖三婶二人又怀了一胎,前些日子刚生,是个女儿。
周浦义和李素梅二人也有了第二个孩子,现如今正揣在李素梅的肚子里,还不知道是儿是女。
周浦义因为在与外族的战争中获得战功,现在功勋累计起来以后,已经升了一个校尉的职务了,现在,周浦义他们家的日子也好过起来了。
祖洪顺的练武天赋被全面的激发出来了,这段时间里,苗师傅经常教他练武功,看似也有收他做徒弟的想法。
但是因为祖洪顺读书也很厉害,所以还没下定决心,到底是让他走文官这条路,还是武官这条路。
问了祖洪才之后,祖洪才也不好帮他决定。但因为前世里祖洪顺读书也能成器的,所以他也不想断了他的仕途,还是劝说三叔一家让他考一考秀才、举人。
若到时候祖洪顺的科举成绩好,那么便可以选择做文官,到时候稍微少危险一些。
要是他长大之后更喜欢习武、从军,那么也没有必要拦着他,反正于小英和周浦义等人都在军队里,也能给他一定的照顾。
叙完旧之后,便是祖大寿和祖刘氏发话,要给祖洪才和于小英办圆房的典礼,让大家该帮忙的帮忙、该参加的参加了。
第72章圆房典礼春宵一刻值千金。
第七十二章圆房典礼
(春宵一刻值千金。)
挑了个好日子之后,祖洪才和于小英分别去向自己的上级请假、调整休沐日期,还有发放请柬。
因为不是正式的结婚典礼,而只是圆房典礼而已,所以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办的多么盛大,只是想请亲朋好友、同事们聚一聚。
可是请帖发出去之后,皇上、皇后都送了很重的贺礼,其他人也纷纷都表示当天一定到场。
祖洪才和于小英商量以后觉得,到时候还是要规格办高一点不能显得太寒碜。
其实也能理解,这两个人现在都是御前红人,一个是少年女将军,一个是新科状元,两人的前途无量。
平日里,大家想上杆子巴结都找不到门路,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所有人自然都不会错过。
祖大寿和祖刘氏二人虽然热心,但是遗憾能力不足。他们二人办的只能是乡下朋友们的聚会、圆房典礼,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安置这些官员们。
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也是半懂不懂,比起祖大寿和祖刘氏也好不了多少,况且他们的工作很忙,还没有这么多时间细细准备。
祖洪才干脆给于小英出了个主意,让她向徐皇后借了一个经验老道的嬷嬷来帮忙,再求一求苗师傅。
于小英眼睛一亮,拼命的点头。
苗谷香师傅很热心,这种大事她愿意帮忙,对于武将的坐次安排、女眷招待什么的,她都能照顾得很好。
唯一遗憾的是,她也基本不与文官打交道,文官这一摊子的接待和礼仪她不是很熟,因为平日里与她来往的基本都是武将和其家眷。
这种时候,祖洪才提议向徐皇后借个宫中嬷嬷来指导,便是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