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都会有一个年长的有身份的女子作为主宾,为及笄的女子插一朵发簪。
而在燕地,还有哪位年长的妇人,身份高贵得过徐王妃呢?
而徐王妃这样的身份,可不是普通人能请便请得到的。
现在她愿意办一个集体及笄礼,并给女子护卫队的及笄女子们做主宾,这些女子日后便是嫁人,因为这个及笄礼的主宾,都会被夫家高看一眼的。
于小英和祖洪才收到这个消息之后自然是非常开心的。
于小英今年十六岁,及笄了。祖洪才比谁都要牵挂,比谁都激动。
因为女子及笄礼之后,就可以考虑圆房这件事了。
但是现在时间紧迫,祖洪才也没想那么多,赶紧写封信给自己的父母,让他们到燕京城里来参加于小英的及笄礼。
第43章燕京流言儿子好像成不了器了,幸好儿……
第四十三章燕京流言
(儿子好像成不了器了,幸好儿子媳妇儿很成器)
祖大寿和祖刘氏一直都在北山县城里好好的开着自己的糕点铺,时不时将他们赚来的银钱托人送到苗谷香这边,贴补儿子和儿媳妇。
他们老两口也知道于小英的及笄礼快到了,也一直想要准备一番。
这不,祖刘氏给于小英准备了一只细细的金钗。也算是给自家儿媳妇一点金子做的东西。
对于他们这样平民百姓的家庭来说,能有金子送给儿媳妇,是非常非常之难得的事情。
祖刘氏还攒钱买了一身好料子,写信让苗师傅把于小英现在的身量高低胖瘦数据寄了过来,她好把料子送到绣庄里去,给儿媳妇好好做一身及笄礼时候穿的衣服。
关于及笄礼的问题,祖家老两口他们也在准备。
他们原定的计划是等到于小英及笄的那一天,带着金钗和新衣服一同去到京城苗师傅家里。
他们老两口出钱,从京城的好馆子里置办一桌酒席出来。再邀请苗师傅作为主宾,给于小英挽发插金钗,也算是走完了整个程序。
按道理说,祖大寿和祖刘氏老两口认识的地位最高的夫人,应当是周川墨县令大人的夫人。
但周夫人常年陪同周川墨大人在北山县城,而京城离北山县城还是有点距离的,两个孩子每隔十日的休沐也只有一天,他们也不好意思让两个孩子请假回家就走这么一个仪式。
老两口为了两个孩子们的前途,决定自己从北山县城到京城里来,办这个及笄礼,主宾自然就不能再邀请周夫人,只能邀请苗师傅了。
再说了,苗师傅虽然年轻,但作为一个校尉的妻子,也算是有诰命在身的。
而且苗师傅对于小英这么好,便说是她的第二个母亲也不为过,于小英之前也很同意这个方案,希望苗师傅作为她及笄礼的主宾。
但是计划不如变化,现在,既然徐王妃愿意做这个主宾,大家自然是欣喜一场。
祖大寿和祖刘氏收到祖洪才写来的信之后,自然带着他们给于小英准备的金钗和新衣服匆匆上燕京了。
到了燕京之后,祖大寿和祖刘氏发现苗谷香也给于小英准备了新衣服和金钗。
而苗师傅准备的金钗和新衣服,档次就比他们二老准备的要高得多。
于是二老有些羞于拿出自己准备的东西,只敢悄悄递给于小英,并对她说道:“小英啊,爹娘没钱,给不了你太好的东西。
我们准备的这些东西,你穿戴出去怕是会被人笑话。
等到正式的及笄礼那一天,你就穿苗师傅给你准备的那一身新衣服吧。及笄簪发的金钗也用苗师傅准备的那一根吧,看起来体面些。”
于小英笑呵呵地收过了自己公公婆婆给的礼物。
对他们二老说道:“爹、娘,你们放心。这些事情,徐王妃和她身边的女官、侍女们都考虑得很周到。
我们这些女子护卫营里出来的女孩子们,家里的身份情况差别太大。
若是及笄的金钗和衣服都由女孩子自己的家里来准备,难免会有些参差不齐,到时候场面看起来不好看。
所以王妃娘娘开恩,给我们这些统一举办及笄礼的女孩子们,都置办了一模一样的金钗和新衣服。
到那一天,都是一模一样水灵灵的女孩子们,不会有任何差别,你们二老就别担心了。
还有,王妃娘娘还赏了给我们一笔银子、一些花色不同但质量相仿的布料,让我们也给自己的长辈置办一身衣服、首饰什么的,方便您之后去观礼。”
说完之后,于小英便把她早就托绣庄做好的新衣服拿出来送给祖刘氏,还给了她一笔银子。
于小英继续笑着说道:“娘,您的身量高低胖瘦一直都没变,这些小英都记在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