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试试看呗。”
一句试试看,苏娇娇陡然来了兴致。
萧妧妧又道:“回去我就买几件艺术品。”
汇司有针对外国人的专场拍卖,买家除了国外富商、外交官、传教士、收藏家代理人,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机构代理人也会参与进来,大肆收购文物。
骗他们的钱,两人没有一点心虚和愧疚。
事实上,据苏娇娇所知,做这门生意赚外汇的人并不少。
两人一拍即合,只等回去再规划。
走神的工夫里,第40件拍品上台。
萧妧妧瞄到带有锈蚀的器皿,精神一震。
来了,她的目标之一——西周青铜器。
这件青铜器和她上次在古玩行买到的不一样,有铭文,102字。
拍卖师睁眼说瞎话,声称其是某名家旧藏,甚至掏出收藏证明。
萧妧妧一品味,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多半是盗掘走私文物。
铭文作为历史实证备受重视,拍卖师一宣布起拍价为20000银元,立即遭到哄抢,拍卖厅绝大多数买家举起手。
20000银元,算下来每个字2000左右,印证了流传甚广的一字一两金的说法。
这个价格已经是受战争影响腰斩之后的低价了。
有人出美金,有人出金条,有人以物易物,各有各的招。
苏娇娇扫视周围,看到一片高举起的手臂,头皮发麻。
外国人抱着什么心思买青铜器都不稀罕说穿,同胞势在必得的竞价也难说背后真实目的,苏娇娇紧张极了,不敢松懈。
“我出2万5美金。”苏娇娇几乎靠吼喊出这一句。
“2万6,美金。”
“8万7,银元。”
“我出金条……”
佳博没见过的场面在汇司见到了。
目瞪口呆之余,有一点她很在意,汇司拍卖行竟然接受以物易物,前提是需经过拍卖方鉴定。
萧妧妧一边关注现场拍卖情况,一边飞速转动脑筋,脑子差点报废。
好在报废的前一刻,青铜器拍卖结果揭晓,苏娇娇成功以36000美金拿下有铭文的青铜器。
苏娇娇脊背微弯,抹一把不存在的汗,注意到周围不少人投来审视视线,她重新振作起来,礼貌微笑。
外国人冷漠移开视线,同胞们反应各不相同,有人惋惜,有人庆幸,有人气得磨牙。
等下一件拍品的短暂时间里,出现了两拨人前来探听。
苏娇娇牢记自己富商收藏家的人设,咬死私人收藏,不打算对外出售。
所幸汇司常常有青铜器上拍,苏娇娇这个生面孔买走一个青铜器,大家没多想,这次买不成还有下次。
下次……苏娇娇想,她得多安排点生面孔做为代理人参加拍卖了。
但代理人她信不过,毕竟文物造假的情况不比文物盗掘现象好多少。
苏娇娇乱七八糟想了一通,出自宫廷旧藏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上拍了。
“买,是真货。”
听到萧妧妧这一句,她刚松下的一口气又提了起来。
来之前兑换的美金消耗一空,银元倒有不少,苏娇娇略一思索,马上叫价。
“5000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