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波浪……”苏娇娇取走布团,捧起它:“看出是什么了吗?”
萧妧妧只看到满眼绿色,“这是……碗?盏?钵?”
材质她知道,无疑是碧玉,颜色特别美,灯光下瞧着是菠菜绿,色泽浓郁得接近鲜绿色,再细看,油性十足,应当是和田碧玉。
油性颜色都在线,造型别致不说,雕工精巧,关键是能做出巴掌那么大的物件,挺难得。
她歪了歪脑袋换方向看,所谓的波浪其实是荷叶形状,应该说,整个碗都是仿照荷叶卷曲拢起的姿态雕成。
“都不是,这是荷叶玉笔洗。”苏娇娇把东西放低些说。
笔洗,一种盛水洗毛笔的器具,形状多以钵盂为主,材质多种多样,玉、瓷、陶等是较为常见的。
萧妧妧迫不及待上手,看外面光线暗下来,转身拿出玉石专用台灯照着看。
看不到黑点棉絮结构,颜色比日光灯下看着鲜亮许多,雕工非常精细,连荷叶的脉络都能清晰可见。
萧妧妧凭感觉估算,有雕工加持,又是有年代的古董,大约值个一百出头。
当然,她眼光还未完全炼成,恐怕有几十万的出入,但绝对不会贵得离谱。
拥有了帝王绿,哪怕是顶级的菠菜绿碧玉也无法让她心中起波澜。
萧妧妧放下荷叶玉笔洗,等着苏娇娇展示下一件。
“依旧是笔洗,明代仿汝窑洗。”苏娇娇:“虽说是仿制,却也是明代的古董了,关键是仿得极好。”
第二个捧出来的造型相对简单素雅,颜色是稍显沉闷的青色,和家里的水果盘差不多的意思。
一听是仿的,萧妧妧垮下肩膀,但因对瓷器的学习不够深入,她还抱有期待,眨巴眼睛等苏娇娇讲解。
苏娇娇笑着说:“别看是仿制就小瞧它。”
汝窑是皇家御用瓷器,一直被誉为“陶瓷艺术的巅峰之作”,其鼎盛期在宋徽宗时期,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随着北宋灭亡后逐渐衰落,到了南宋时期基本停产。
因此,混不混古董圈的应该都听说过,汝窑存世稀少,收藏价值极高,是存世数量不过百的那种稀少,是拍卖价以亿计算的那种高收藏价值。
无数藏家为收藏一件汝窑抢破了头,其珍贵性、市场价值可见一斑。
也因为存世稀少,它的仿制品受到了各位藏家的青睐。
明代的仿制品显然不及汝窑,但仍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尤其保存完好的仿制品。
萧妧妧查了一下资料,便宜的几十万,贵一点的大几百万,没个准数,至于这一件……
“这件的工艺相当精湛了,听说是宫廷里流传出来的,虽不知真假,不过看品相倒有几分可信。”
萧妧妧挑眉,强忍着不去用系统估价,反正最贵的才百万,等有人询价时再说吧。
她小心翼翼捧走它,眼巴巴等第三件宝贝。
苏娇娇骄傲说:“这件是重中之重,我特意派管家回去取金子换的。你上回给的那些金条,起码用出去三分之一。”
萧妧妧眼睛骤然放光,这得是多珍贵的宝贝?
她拿出一木匣,打开匣子后再展开一层层的绒布,动作极其小心。
“看出来它是什么了?”苏娇娇语调上扬,期待着萧妧妧的表情。
又是一件青色瓷器,大小不及她巴掌,器型简单大方,颜色是干净清澈的青,表面泛着酥油光泽,肉眼看美极了。
萧妧妧一看清东西,神情犹豫了两秒。
不确定,但越看越像。
“是官窑还是龙泉窑?总不能……是有青瓷之冠美名的汝窑吧?”
94
第94章
◎老天爷啊,那可是汝窑!◎
说这话的时候萧妧妧心虚得直吞口水。
帝王绿、鸽血红同样是过亿的价值,但始终比不上差不多价值的汝窑。
龙泉窑、官窑等与汝窑相比,无论在工艺、还是釉面表现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即便是专家也不敢说能一眼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