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行业里深耕八年之久,一直闷头搞研发,到目前为止成果喜人,南市政府非常看好他们,此前为他们牵线搭桥拉过投资。
大家看到了风口,一起扎堆,最近几年相继成立了不少同类型企业,到底谁能走出来,不止看本事,还看背后靠山。
西风科技和大多数同行一样,眼巴巴瞅着黎明资本。
不止是唯大资本论,而是黎明有远见,早早进场布局,拿到了掌控权,可见未来的辉煌。
今天这一遭,在韩祺看来属实有点天降馅饼的意思,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就看这二十分钟。
好在有走路的工夫做缓冲,她又吹了一会冷气,一走进包间,韩祺很快找回信心,打起十万分精神应对黎行聿的刁钻问题。
数据部分汪旭做过报告,她深呼吸,等黎行聿粗略看完一遍核心数据,韩祺舔舔干燥的唇,开始自己的战斗。
萧妧妧同样聚精会神,毕竟涉及大金额投资以及回报率,不能马虎。
但是很快,萧妧妧两眼发直,灵动的狐狸眼铺满了无辜与迷茫。
听了,没听懂,只在看到黎行聿点头认可是她才能迟钝意识到,应该是不错的数据。
萧妧妧越发感觉自己在听天书,不出几分钟,开始犯困。
黎行聿小幅度偏头,“政策利好,商业模式足够清晰,目前看运营成本还有很大优化空间,你有什么看法?”
他在问我意见……萧妧妧听到声,赶紧眨巴眨巴眼睛,驱赶瞌睡虫。
“抱歉……其实有点没听懂。”她弱声说。
黎行聿微微俯身凑近,低声问:“哪里没懂?”
萧妧妧偷摸拨动鼠标,指向财务数据那一页。
黎行聿扫一眼,压低声音为她讲解分析财务数据的问题出在哪里。
韩祺看一眼茶桌对面交头接耳的两人,暂停报告,和汪旭对视一眼交换眼神,悄悄吐息缓解紧张情绪。
等两人停了话音,韩祺适时开口。
黎行聿摆出公事公办的态度,无形中带来了巨大压力,然而本该严肃的氛围中,架不住旁边坐了个格格不入的萧妧妧,氛围因此变得和缓许多。
黎行聿没有表示出明确的反对意见,萧妧妧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样做是被允许的。
看到无法理解的某些内容,她敢凑到黎行聿身边低声寻求帮助。
黎行聿会在这时耐心讲解教学,继而引发深度讨论,某种程度来说,对他们而言属实是件大好事。
黎行聿一面听韩祺报告,一面回应萧妧妧提出的问题,收敛了那股迫人气势,强烈的压迫感骤然消失。
韩祺很快度过最开始的慌张,渐渐稳住心态,越发自如。
龙井茶终于上桌,萧妧妧感念黎行聿的辛苦,殷勤接过茶壶主动倒水。
黎行聿自如地接下茶杯,一副老师考教功课的架势,问:“投资周期还有问题吗?”
韩祺再次停顿,看到萧妧妧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重新开口。
如此反复数次,韩祺自觉放慢语速,说到关键部分,会用直白的话解释一遍专业名词。
没见黎行聿显露出不满的意思,韩祺机灵地改变战略,把萧妧妧也当正经投资人看待,一起做报告。
说好二十分钟,有萧妧妧的加入,一场临时的小型会议拉长到半小时。
萧妧妧本来想着投个三四千万意思意思,以后坐等分红,有黎行聿帮忙,拆开了揉碎了分析,萧妧妧意识到西风科技的项目其实很有前景,值得更大投入。
具体的投资金额、股权比例等,萧妧妧是一知半解,但看黎行聿,对着投资意向书挑剔了许多,她不得不谨慎起来。
原来投资不是给个支票就能解决的事啊。
看到黎行聿给了名片,约定时间去黎明讨论协议,萧妧妧知道多半是妥了,只要在签协议前,黎明的投资团队给出的评估报告没问题,后面只剩下走流程和打款。
萧妧妧不像黎行聿,有公司团队和法律顾问把关,后续手续有相应人员负责,她只能等消息。
确定黎明决定入股后,才是她行动的时机。
“感谢黎总,非常感谢,”韩祺自从接了名片,脸快笑烂了,“还要特意感谢萧老板,如果不是萧老板帮忙引荐,西风科技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如果萧老板对投资感兴趣,可以试试我们西风科技,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萧妧妧让她说得脸红,想起自己是怎么拒绝他们的,不一会又觉得脸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