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脱彻知汝阳王治军、治家甚严,不是胡闹之人。如此大事,竟由郡主而不是世子参与,无论他所说是否为真,定有其道理。
赵敏也起身还礼,抬手迎他到对面坐下。
三人便开始细谈。
庚庆帝登基以来一直韬光养晦步步为营,伯宁揪不出错来就失了大义,绝不会轻易起兵。
但反过来,伯宁的错处可太多了,只一条大不敬就可以将他拿下。
但他与太后把权多年,除其党羽外,欲效仿的也是大有人在。伯宁在时,还能将他们震慑,除掉伯宁后,这些人生了反心又该如何呢?
前世便是如此。除掉伯宁之后,太后很快扶持了燕其尔等一干外戚权臣,与陛下相争。长此以往,陛下便心灰意冷,失了雄心。
因此,如今不仅仅是要除掉伯宁,如何将权势归还到皇帝手中才是重中之重。
汝阳王与脱脱彻商议着,是否将太后软禁起来,再除掉太子,待陛下将禁军与驻守京畿的亲军掌控完全再对付在外拥兵自重的将领。
赵敏这时才开口道:“如今陛下帝位未稳,外又有群狼环伺,或许下剂猛药才可扭转乾坤。”
汝阳王道:“你有何良策,不妨说与侍郎听听。”
赵敏道:“小女偶然在江湖门派中得了一种毒药,唤作‘三尸脑神丹’。服用后平日里毫无症状,只会在端午节午时发作,若不及时服下解药,中毒之人便会失去神智,变得人不人鬼不鬼。
我们何不上报陛下,于端午设宴,除京中三品以上官员外,各行省三品以上官员与达鲁花赤俱传召入京,有异心的,于宴上都给他们服下‘三尸脑神丹’,令他们忠于陛下才可得解药。如此一来,何愁天下不定?”
作者有话说:
因为察罕特穆尔是化名,所以脱脱彻也用化名。
倏然乾坤转
三尸脑神丹是在原书作者金庸的另一部书中出现的毒药,在本世界未见提及,只能从系统那里购买。
如今剧情大变,这些年即便赵敏没再出手,积分也在一直增加。而超过5000积分后,她已经可以在系统商城中购买同一作者的其它书中出现的物品。
三尸脑神丹一粒20积分,解药也是20。毒药和解药分别买了50粒后才可以购买其配方。
0017检查后跟赵敏保证,配方里的所有药材,本世界都有。这才让她决心去用。
汝阳王与脱脱彻都从未想过还有这等江湖手段。这法子或许有奇效但终究不是正道,亦不是长久之计。
看他们犹豫不决,赵敏又道:“用毒只是权宜之计。待陛下将乱党扫除,再选贤任能,自然就无需再用毒药掌控臣下。但如今内有奸党外有乱贼,小女认为不能再循规蹈矩。”
竟然将意图软禁太后说成是“循规蹈矩”……不过与她所想相比,也确实……
脱脱彻被面前这仍显稚嫩的少女惊到,没想到汝阳王竟能养出这般妖异的女儿。
“那就将我们的计策都禀告陛下,由陛下定夺。”最后还是汝阳王一锤定音。
次日早朝过后,汝阳王单独面见皇帝。
皇帝听闻伯宁之侄竟有如此忠心,十分欣慰。有了他做内应,也不必日夜担心伯宁突然发难。
于是,皇帝采纳了赵敏之计。
皇帝早已买通了太后最为倚重的一名方士,令他向太后献计,召外臣入大都以彰显皇家威严。太后果然应允,不日便颁下懿旨。如此一来,朝中便忙于筹备端午宴一事,太后与伯宁一党亦略有收敛。
时值端午,休朝一日。
三品以上官员从巳时起着常服鱼贯而入大内。
大明殿内,伯宁一党以为此次宴席是收买人心的大好时机,毫不掩饰其野心,游走在众多外臣间,丝毫不知他们的行径都被皇帝的眼线暗暗记下。
巳正,皇帝与太后驾临,宴席开始,宫女们陆续入殿奉上酒水肉食。
太后有心在群臣中树立威望,席间频频提起朝中政事,大赞伯宁等人处事稳妥、忠心可嘉,又问起太子功课可有进展。
为太子授课的几位大臣都是太后亲自挑选的,深知她对太子寄望,此时亦是卖力吹捧,都道太子勤勉好学、沉稳机敏、贤明仁厚。
而皇帝在御座上不发一语,也不见太后关切。
殿中群臣见状哪还有不明白的,这是太后不满陛下,欲立亲子啊!
皇帝不发作,被太后与伯宁一党视作软弱,因此他们愈发得意,举酒谈笑间仿佛大事已成。
然而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伯宁正要起身给太后敬酒,却突然面露痛苦,摔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