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出来了,周明帝这一次是狠了心要卫振的命。
这几天她是好话坏话都说尽了,能说的不能说的都说了,周明帝还是半点都不松口。
以前周明帝可不是这样的,只要明面上能过得去,他一定会给她这个母后面子。
现在不是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他面前进了谗言。
让他疏远她这个母后至此。
竟半点都不顾念她从小养育他长大的情分。
太后请皇后帮忙求情,也是实在没办法了。
皇后啊,到底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哀家怎么能忍心这么看着,换成高国舅,你也会跟哀家一样。
你就看在自你嫁给皇上,哀家从未真的为难过你的份上,在皇上面前替卫振求个情,哀家知道你们夫妻情深,你的话皇上定听得进去。
什么叫换成高国舅?
本是来慈宁宫走个过场,如今皇后听着心里也不舒坦了。
母后慎言,臣妾兄长对大周、对皇上忠心耿耿,他就是死也不会做对不起皇上和大周的事情。
臣妾也有兄长,所以对母后与卫巡抚兄妹情深能感同身受,但法不容情。
皇上对太后一片孝心,顾着您的面子对卫家多有宽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臣妾始终相信若非事关重大,万不得已,皇上也不会做此决定。
让皇后亲上加亲,让高家再得一份体面
太后面上有些挂不住。
她与皇后不能说婆媳关系融洽,不过向来井水不犯河水。
就是奉劝皇上选秀那会儿,她在皇后面前旁敲侧击国母风范,皇后也都是静静听着。
时不时应声母后说得是,还从未在她面前有过如此犀利之言。
是以,太后竟不知皇后竟有如此好的口才。
到底是自个儿有求于人,太后终究还是先服了软。
是哀家说话不当,皇后莫要误会才好。
哀家只是觉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真心忏悔、及时补救,也没必要太过苛刻。
话音顿了顿,太后接着叹道:哀家年事已高,实在经受不起生离死别之苦,奈何皇上那儿已经听不进哀家之言,哀家心里的苦楚也只能跟皇后说。
皇上总在哀家面前赞皇后心肝玲珑,今日哀家就厚着面皮,请皇后在皇上面前替卫振求个情吧。
人非圣贤,这话皇后前几日刚跟穆霜吟说过。
但就事论事,这话并非适用所有人和事。
卫振上欺君下欺民,影响极其恶劣。
如不严惩,何以服众。
太后现在只为她的娘家人着想,何曾为周明帝想过。
母后,臣妾不是不愿帮,是不能帮。
承蒙皇上爱重,身为皇后,更应以身作则,臣妾能力有限,只想管好后宫这一亩三分地,至于政事,臣妾不想管也不能管。
莫说卫巡抚,今日就是臣妾的族人犯事,臣妾也绝对不会跟皇上求情,望母后体谅。
太后心里是真堵啊。
她面子里子都不顾了,还是听不到一句自己想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