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周边几个人都一愣。
“为什么?”月牙嫩生生发问,“阿姐不是小气的人啊?”
柳金枝用下巴点了点眼前乌泱泱一片,知道他们这里放粥,汴京城外大半的难民都过来了。
一眼望过去,就像面前挤着千百只饿狼。
“咱们准备的粮食根本不够他们饱餐,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拖,拖到朝廷开仓赈灾为止。”
柳金枝紧紧皱着眉。
“更何况,浓粥会引发哄抢。到时若出了事故,反倒是害了他们。”
这话很有道理。
柳霄第一个赞同,道:“阿姐说得对,就熬稀的。”
于是只往沸腾的锅里倒了一半的米。
其他人因为自己做不到更多,心里不是滋味,只好把愧疚转化为力气,更加卖力熬粥。
一盏茶之后,第一锅赈灾粥热腾腾出炉了。
不需要多好吃,只要能饱腹,就够灾民们高兴许久。
因为同时开了三口灶眼,很快第二锅、第三锅赈灾粥都熬好了。
排队的灾民虽然躁动,但看粮食还够,又有郑鑫、刘彦几个人高马大的高个儿守着,也就都老老实实排队。
柳金枝想要统计一下大体灾民数量,走出了赈灾棚。
忽然,她注意到好像有一拨人正朝他们这边走来。
为首的男子约莫四十岁光景,一身绯红官服,腰间系玉带,衬得他略微清瘦,气质儒雅温和。
但他抬眸,眼窝深邃,眸光沉稳,步履虽缓,却沉稳有力,不顾他人劝说,目的明确朝赈灾棚走来。
只是不知为何,柳金枝觉得这人容貌颇为眼熟,有种似曾相识的错觉。
但不由得她细想,男子已经要走到她面前。
此时身边人依旧在劝,道:“大人!大人!您不能来这里,难民汇集之地,若是出了事故,下官该如何交代呀?”
“难民聚集于此已经半个月了,依旧没有解决办法,本官若再不来看,难不成任凭他们死在这里不成?”
男子冷下脸。
旁人无奈道:“大人……”
“不用再说了,官家暂时不能放粮定然有难处,但本官府上尚有余粮,晚些时候你就带人去本官府上搬。”
旁人愣了一愣,正要说“大人,令郎他说……”
话未说完,前面安静排队的难民们终于注意到那身绯红官服,不由大喜过望,喊道:
“有大人来看我们了!”
“大人!”
“大人!”
……
一瞬间,众人涌动,纷纷往绯红官服靠近。
“大人,我们要粮食!”
“这棚子遮不住秋雨,再过段时间入了冬,大家伙都要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