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卫将香椿采摘回来之后,柳金枝按照之前的做法,但只拿出一半放在盐水中进行搓洗,捞干后放在一边备用。
又叫月牙从橱柜里抱出一袋颇为精细的面粉,量出几勺倒入盆里。
“阿姐,你要揉面吗?我替你加水。”月牙道。
“暂且不用。”柳金枝制止了月牙,指指隔壁钱婶子院子里一株盛大的紫荆花树,“月牙,去帮我找隔壁钱婶子要些紫荆花来吧。”
“阿姐要做什么?”
“给面染色。”
柳金枝要做两道糕点,第一道就是紫荆花水晶饺。
这道点心如其名,外形、颜色都酷似一株盛放的紫荆花。
但是面粉一般都是白色,如果要做到这种效果,就只能利用其他植物的颜色对面团进行染色。
如果是在现代,柳金枝大可以用紫甘蓝来染,颜色会更漂亮。
但是在宋朝的时间线里,紫甘蓝、胡萝卜等等都还没有出现,没办法,柳金枝只好将目光放在了三四月份就会盛开的紫荆花树上。
好在紫荆花除却种子有微量毒素以外,其余的部位都能吃,不用担心食用问题。
不然送了糕点去拜师,反倒把老师毒翻了,这反倒是结仇。
隔壁钱婶子很大方,给月牙摘了一大篮子的紫荆花。
柳金枝还是留下一半,然后将紫荆花洗干净,用刀切成块,和清水一起加入锅中,小火煮出紫色。
但如果要让这种颜色在面团里上色更均匀、好看,就得有酸来配合。
食品中的酸,最常见的自然是柠檬。
是的,宋朝有柠檬。
甚至再将时间线拉得久远一些,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柠檬。
当时东汉时期有个文人叫杨孚,他写了一本《南裔异物志》,书中称柠檬为“枸橼”,也不知道时不时这个名字太难听,无法体现出柠檬香酸甜涩的味道,所以在唐宋以后,柠檬又被换了名字,叫作“香橼”。
如今
宋朝的集市上随处可见。
上回柳金枝去采购的时候,把能用上的都买了一遍,香橼就在其中。
于是她打开橱窗,从中摸出来两颗香橼,利落地削去橙黄坚硬的外皮,把果肉扔进石臼里,再用石杵用力地去捣它,将香橼的果肉全部捣烂,一时间酸甜味道的汁水四溅,闻得月牙都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最后她把捣烂的果肉拿出来扔掉,石臼里留下的全是橙黄的汁水。
这时,正好煮紫荆花的锅已经沸腾起来,柳金枝用圆头铁勺舀出来紫色汁水,将之盛放在一只白瓷碗里,随后倒入适量的香橼汁,搅拌均匀。
在酸碱作用下,紫荆花的紫色很快变成了玫红色。
柳金枝继续把这玫红色的汁水回锅继续煮沸。
月牙在一边看着这变化,惊讶的嘴巴都张开了,好半晌才说:“阿姐你真厉害,你怎么知道这两样东西加在一起能变色啊?”
柳金枝总不好说自己是穿越人士,就笑着借用每一位穿越大佬都会用的敷衍理由——
“阿姐是在一本古籍上看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