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其中的二两银子是潘琅寰给的赏钱,但余下的数额也十分可观了。
柳金枝喜的心跳如雷,却也没忘了去自己屋子,把早就准备好的一只硕大的高粱酒坛子抱来。
揪开封口盖子后,柳金枝只让柳霄留了一两银子在手头,预备着支付后续费用,剩余的统统放进这个坛子里,再重新盖上盖子。
“阿姐这是做什么?”月牙问。
“这就是我们的存钱罐。”柳金枝笑道,“咱们就这么一点点攒钱,等到这个坛子攒到一半,我们就能盘个铺面。等到这个攒满,说不定我们就能开个酒楼。”
这个梦想太大了,却又太吸引人了。
柳霄和月牙的目光落在坛子上,眼眸中充满着小心翼翼的希望。
坛子什么时候才能攒满呢?
不知道。
但如果能每天守着坛子一点点变满,总觉得生活就变得有盼头多了。
“东家,少东家,恭喜啊。”
杜卫在一边给三人道喜,看样子是真心实意为柳金枝高兴。
但是柳金枝拉着他笑道:“给我们道喜,也要给你道喜!我们赚得银子里也有你的一份儿。”
“我?”杜卫一愣。
“是啊,赶明儿我就让柳霄拟个文书出来,每月该支付你多少,你每送一趟吃食能分多少,都写出来,你就知道了。”
柳金枝没做过管理,就直接借鉴了现代火锅店的管理模式。
给员工分红、工资,像杜卫有时候要兼职外卖小哥,那就按照外面小哥一单一结。
总之一句话,不能给自己的001号员工吃亏!
杜卫怔怔地看向柳霄,像是被一个惊喜砸懵了头,需要找人确认。
柳霄笑着向他点点头,道:“我阿姐从不会骗人,她说要给你的,就一定会给你,晚间我就给你拟文书。”
杜卫艰难地张了张嘴巴,想说什么,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喉咙哽咽着,只余下几声破碎的呜咽。
月牙主动走过来拉住杜卫的手,道:“杜哥哥,你以后就把这儿当作家,我们都是你的家人。”
杜卫擦着眼泪,却只会说谢谢。
因为除了这两个字,其余所有的话都显得那么苍白。
柳金枝笑道:“不要哭,我们以后还能过的更好。”
“是啊,阿姐,我看今天食摊上很多食客都喜欢卤狮头鹅,咱们不如再去买两只鹅回来,提早卤好了明天再去卖。”柳霄提议。
“我也有这个想法,但是就怕遇上黑心肝的遭了他们的道。”柳金枝道。
汴京城里人多,赚银子的机会多,自然奸商也多。
这些奸商会以次充好,更甚者会直接卖你假货。
《武林旧事》是宋末元初周密创作的一本杂史,其中就记载了汴京城内假货横行的现象——
“又有买卖物货,以伪易真,至以纸为衣,铜铅为金银,土木为香药……”
《癸辛杂识》里又记载了宋朝奸商,用马肉充当鹿肉,为了使肉的味道相近,甚至还把病马肉卖进土中几个时辰,再挖出来用大量香料去味,散卖给汴京城内的食客们。
轻则害人腹泻,重则害人呕吐三天三夜不止,命都险些去了一条。
更别提还有敢卖假药给官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