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旁的多功能运动区里,几个年轻人正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旁边的羽毛球场也热闹非凡。儿童游乐区里,孩子们在滑梯和秋千上欢快地玩耍,笑声清脆悦耳。不远处的小型健身广场上,几位中年人正在器材上锻炼,脸上洋溢着健康的红晕。
程景岚停好车,转头看向朗希月:“到了,下车吧。”
朗希月跟着程景岚下了车,迎面吹来的风带着一丝寒意,但她却觉得心里暖暖的。她看到小区的健身广场一角,几位老人正围着一张户外铁桌子打乒乓球,球拍与球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伴随着阵阵笑声,显得格外热闹。
“这里真不错。”朗希月忍不住感叹道。
程景岚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怀念:“是啊,我父亲每天都会来这里锻炼,和邻居们下棋、打乒乓球,日子过得挺充实。”
朗希月看着程景岚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平日里冷静自持的师姐,其实也有许多不为人知得温柔和牵挂。
程景岚走到一栋楼前,抬头看了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怀念:“走吧,他在三楼等我们。”
程景岚和朗希月直接爬到了三楼,这是一梯两户的格局,程景岚走到左边那户门前,伸手按了门铃。
门铃“叮咚”一声响起,清脆的声音在楼道里回荡。朗希月站在程景岚身后,手不自觉地捏着程景岚的衣角,显得有些紧张。她抬头看了看门牌号,又看了看程景岚的背影,心里莫名涌起一股期待和忐忑。
没过多久,门内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随后门被拉开,一位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的中年男人出现在门口。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毛衣,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透着几分慈爱。
“景岚,回来了啊。”他的声音浑厚而亲切,目光随即落在朗希月身上,“这位就是希月?”
朗希月连忙上前一步,微微鞠躬,声音清脆却带着几分拘谨:“叔叔好,我是朗希月,打扰了。”
程父笑着点了点头,眼神中多了几分欣赏:“不用这么客气,快进来吧,外面冷。”
程景岚轻轻推了推朗希月的后背,示意她进门。朗希月迈步走进屋内,迎面扑来一股暖意,空气中还夹杂着淡淡的茶香。她环顾四周,客厅里,一套古朴的红木中式桌椅沉稳地占据着中央位置,木纹细腻,散发着淡淡的檀香。桌面上摆着一套青花瓷茶具,茶壶嘴还冒着袅袅的热气,茶香与木香交织,弥漫在空气中。椅子上的雕花精致,扶手处磨得发亮,显然是常年使用的痕迹。
墙上贴着几张程景岚小时候打球的照片,黑白与彩色交织,记录着她从稚嫩到成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其中一张照片里,年幼的程景岚握着球拍,眼神坚定,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另一张则是她在赛场上挥拍的瞬间,动作凌厉,气势逼人。照片下方还贴着一张泛黄的报纸剪报,标题写着“天才少女程景岚:未来的乒坛之星”。
靠着墙的玻璃展示柜里,整齐地陈列着程景岚的奖牌和奖杯。每一块奖牌都擦得锃亮,在灯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无声地诉说着她的辉煌战绩。
然而,在这满柜的奖牌和奖杯中,却有一条光秃秃的勋带,孤零零地挂在展示柜的一角,显得有些突兀。朗希月愣了一下,转身看向程景岚,眼神中带着疑惑:“师姐,这勋带……”
程景岚的目光落在勋带上,神情平静却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她点了点头,语气低沉而温和:“就是你世界杯金牌的勋带。”
朗希月愣了一下,眼里藏不住的欣喜像星光一样闪烁。她记得那场比赛前的风波,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几乎将她淹没。是程景岚在微博上强硬地发声,称她是“中国少年朗”,才让她有了继续站在赛场上的勇气。没有程景岚的支持,她可能早已退赛,更别提拿到这枚金牌了。
“师姐,你竟然把它放这儿了……”朗希月的声音轻得像梦呓,手指不自觉地触上玻璃柜,仿佛隔着冰冷的玻璃也能感受到那条勋带的温度。
程景岚笑了一声,语气轻松却带着几分认真:“不是你说的嘛,你这枚金牌,也有我的一半。我当然要把它放在这儿。”
朗希月的脸微微泛红,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
程父招呼她道:“坐吧,茶刚泡好,正好暖暖身子。”
朗希月坐在沙发上,双手放在膝上,显得有些局促。程景岚则自然地坐在她旁边,随手拿起茶几上的茶杯,递给朗希月:“喝点茶,别紧张。”
程父坐在对面的椅子上,目光温和地看着朗希月:“听景岚提起过你,说你打球很有天赋,人也勤奋。”
朗希月脸上一热,连忙摇头,声音里带着几分谦逊:“叔叔过奖了,我还需要多向师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