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每次节假日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习惯了,并不会影响到门店的正常运转。
所以今年春节,叶薇一直休息到了假期结束。
开年后工作和去年比起来没什么大的调整,总结起来就是门店持续开新,工厂持续扩招。
截止到去年年底,宝贝星球门店数量已经增加到一百多家,今年叶薇计划在这基础上翻个倍,到年底至少要开满三百家店。
工厂则有五家,且除了沪市的玩具厂,其他四家工厂都是千人规模。
但千人厂和千人厂也是有区别的,比如沪市的童装厂职工不到两千,而苏浙两地工厂职工都有四五千。
目前持续扩招的,也是这两个地方的工厂,沪市本地工厂倒是没怎么招人。
没办法,在沪市开厂成本要比苏浙两地高不少,而苏浙两地离沪市很近,哪怕算上运输费用,沪市工厂生产的童装玩具,单件成本也比两个分厂生产的高不少。
而且苏浙两地为了吸引投资方去建厂,给了很多政策优惠。沪市本地则因为企业太多,给的扶持不多。
这样一来,两地生产的成本差距更大,叶薇没到钱多烧得慌的程度,自然更倾向于重点发展苏浙两地工厂。
不过今年,情况有了些许变化。
虽然前几年,宝贝星球搞出的阵仗也不小,九五年春节,宝贝星球卖的熊猫服更是上了春晚。
但这种爆火意外因素占比过大,而且单品爆火,基础不稳,宝贝星球能不能借着这股东风起来,谁也不好说。
而当时宝贝星球的体量,只能说比下有余比上不足,在沪市这种大城市,根本入不了领导的眼。
又因为宝贝星球偏向于服务行业,下面虽然开了两家工厂,但规模太小,能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
所以它搞出的阵仗再大,别说市里,区里领导也不会太在意。
但宝贝星球抓住了春晚爆火的东风,去年上半年营收暴涨,季节过去后营收虽然有所回落,可下半年又有动画片横空出世。
算下来,去年宝贝星球的营收过了十亿,这体量在市领导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区领导眼里不算小了。
区里领导再一打听,得知宝贝星球去年在外地建了三家工厂,且这三家工厂职工加起来有上万人,心里自然后悔。
要是早知道宝贝星球有这实力,说什么他们都要让叶薇在本地建厂啊,这工厂建起来,能提供多少工作岗位啊!
听说宝贝星球在外地的工厂还要扩大规模,区里领导坐不住了,开始派人联系叶薇,希望她能在区里建厂。
这个区,可不是童装厂和玩具厂所在区,而是公司总部所在的闸北区。
在沪市,闸北区地理位置不算偏,尤其是宝贝星球总部在的这一片,紧挨着黄浦区。地理位置好,相应的各种租金也不便宜。
要不是这样,叶薇也不会去更偏的区域建厂。
两年前,叶薇选择工厂厂址时,都没有考虑闸北区,如今沪市地价人工涨得更高,她自然更不会考虑。
但那是正常情况下,如今区里愿意给政策扶持,叶薇还是愿意和区里领导谈一谈的。
而第一次谈判,不出意外的失败了。
因为闸北区工厂挺多,其中不乏大企业,宝贝星球没到那种级别,所以区里给了扶持,但并不多。
如果叶薇要建的是第一家工厂,区里能开这条件,她求之不得,但现在,区里答应给的扶持离她的心理价位相去甚远,她当然不会轻易答应。
叶薇在本地建厂的心并不迫切,所以谈判失败对她没什么影响,何况想让她建厂的不止闸北区的领导。
童装厂所在郊区的领导也联系叶薇了,前后脚联系她的还有杨树区的领导。
前者说童装厂和玩具厂都开在他们区,想扩大规模很方便,希望她能考虑。后者则打感情牌,说她在杨树区出生长大,那里就是她的家。
两个区的领导不止嘴上说的好听,开的条件也比闸北区的优惠力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