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扬一群人则立刻讨论开。
宁琅东他们都在后门,小楼这边倒是安静。
童湛言在屋檐下坐下,研究起水稻、小麦那些种子。
关于这两样作物,网上的讨论挺多,毕竟小麦之前曾经拍出过千万的高价。
不过那都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童湛言着重查了查最近几年,一点买卖的消息都无。
童湛言给清霁月和徐老他们发了信息,希望他们能帮忙问问。
有条件的话,主食他还是希望能种上,特别是水稻和小麦。
两边都很快回复,他们会帮忙问问。
翌日,古生物那群人过来。
出于安全考虑,童湛言把那四样虫子都先扔进了种着草莓的大棚。
它们能不能活都是其次,别污染他的作物。
一群人并无意见。
既然过来,古生物一群人顺便去看了看那些蜜蜂和蚂蚁。
蜜蜂已经度过生产期,新蜂都已经工作。
经过一次生产,它们现在已经三千多只,之前的封箱已经不够住,童湛言又没管,所以它们围绕着那封箱在周围建了一圈蜂巢。
古生物一群人看得很是心疼。
平时他们可都是好吃好喝的哄着供着。
一群人商量着再送几个蜂箱过来的可能性。
童湛言不置可否。
相比起这个,他更关心另外一件事,那些蜜蜂一年能生几次?
蜜蜂根据品种不同,每年有生产一次也有生产两到三次的。
一次的话,那他今年是别指望了,但要能多生两次,说不定今年就能繁育出几万只今年就能完全脱离人工授粉。
一百亩的地,人工授粉,那已经不是人干的事。
这些蜜蜂已经和童湛言以前世界的品种对不上号。
答案让童湛言为之一振。
这些蜜蜂每年都能生两到三次。
不过能不能扩大到童湛言期待的几万只,古生物那群人就不敢保证了。
毕竟他们养那会儿,一次也就能生个两三百只,一年也就生个千来只。
再加上这东西生命周期短,一个不注意说不定死掉的比新生的还多。
他们根本没经验。
童湛言这的,一次就生了三千多只,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奇迹。
要是一年之内就能繁育出几万只,那绝对是奇迹中的奇迹。
看完蜜蜂,一群人就去看蚂蚁。
小楼前那个蚂蚁窝,在宁琅东他们的精心照顾下,已经从最开始的几根棍子做成的围栏,扩展成一个有顶棚周围还有防水区的高级豪华别墅。
古生物一群人很是感动。
童湛言努力维持微笑。
那群人带了扫描仪,感动完就赶紧把整个巢穴扫描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