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地,皇帝一巴掌狠狠甩在他冷如冰霜的脸颊上。
“下毒、谋反!好啊好啊,人人都道太子谦卑仁和,朕道是天下人都瞎了眼,静看不出你人皮下一颗不啻猪狗的心!!”
“儿臣真的没有要害您!”犬齿应当是划破了口腔,一张口便是一股涌动的鲜血,他竭力仰着脸,不顾面上火辣辣的痛,将这半年以来的委屈悉数倾诉,“外祖也没有,姨父也没有,他们是被冤枉的,儿臣是被冤枉的,求父皇明鉴!”
皇帝只是重重地甩袖,像他是一个多么腌臜的东西,沾染半分都嫌晦气。
鲜血滴滴答答落了一地,他再度膝行几步攥住他父亲的袍角,那几句话已经用尽了他最后的力气,但他还没有见到娘亲,只能气若游丝地求:“爹爹,求您,让我见见……”
“陛下!!”
焦急的女声盖住他哽咽的娘亲二字,他在血污中挣扎抬眼,是他娘亲的贴身侍女,哭号声撕破长夜:“皇后娘娘崩逝了——”
那一瞬什么都听不到,也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手中的袍角自他无力的指尖抽离,皇帝离开了,内侍离开了,就连五感都渐渐离开了,他感觉不到寒冷,感觉不到疼痛,也感觉不到满口的血腥气息。
只有他一个人留在纷纷扬扬的风雪中。
悲啸声震落了檐上雪:“娘——!”
昭阳殿的大门一层又一层隔开他的呼喊,他往前踉跄、抓挠、讨要,又被一只只手重重按进雪地里,皇帝再也没有看他一眼。
够不到了。
他手中只有满掌冰雪,化成苦楚的寒水,从指缝淅淅沥沥落下。
“告知刑部,不必忌讳年下,郑尚舟、赵平川意图谋反,株连九族,三日后处斩。杀无赦。”
一滴泪摔进雪地中,他绝望地闭上眼,抑制不住的哭声震碎肺腑。
“太子无德,犯上作乱,有悖人伦,阴损歹毒,恶贯满盈。即日起废黜太子之位,削除玉牒宗籍,贬为庶人,幽禁清思宫,终身不释。”
“朕已经没有这个儿子了。”
隆和二十四年腊月初三,皇后郑氏崩逝,谥号孝成皇后。
隆和二十四年腊月初六,丞相郑尚舟、定远将军赵平川全族处斩,共牵连五百六十八人,满城惶然,一时京中竟再无赵、郑二姓之人。
隆和二十四年腊月十九,清思宫走水,废太子靳怀霜死于火中,尸骨无存。
一场轰轰烈烈的谋反大案落下帷幕,被皇帝亲笔盖章,以废太子名讳为记,穷尽羞辱,是为“怀霜案”。
转年春来,冰雪消融,又是一个艳阳天。
*
七年后。
九月九日重阳夜,秋高气爽,华灯初上。
肃王府门庭若市、载歌载舞,为着肃王登上太子之位,宴席铺张地摆满了庭院,四处都是恭维和贺喜声。
赵敬时行走于忙碌的仆从之中,手中端着一盆后厨杀鱼滴落的血,往后花园的角落处哗啦一倒。
白日里刚下过雨,血腥味混着泥土气息杂糅绕在鼻端,赵敬时单手拎着盆,看见了池塘中自己面无表情的一张脸。
有说话的声音渐行渐近,他抓着盆的手指力道大了些,快步走进假山后掩藏起身形。
大理寺卿耿仕宜已经喝得醉醺醺,左手揽着一个美人儿,右手勾着一个小倌儿,就着柔弱无骨的手腕喝着美酒,壶口小而长,钓得耿仕宜嘴都撅了起来,玉壶倾泻,灌了满口醇香酒液。
“大人好酒量呀,再来一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