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令三十六年七月十六。
按大越国历法,这并非良辰吉日,但对于两个并非相爱相惜的主角而言,这并不重要。
就在二人婚服制成的后日,谢玉一句“择日不如撞日”,这场婚礼便开始了。
谢家院内,挂着稀疏几盏红灯笼,几位大娘围作一团,谢玉静静地坐于正中,绛红作内衬,浅青色的广袖上衣搭在外头,一袭红盖头遮掩住她的神色,一双素手垂在衣摆上,摩挲着裙上绣有的花鸟纹样。
作陪的宝儿略带紧张,还在低声道:“小玉姐,你真要嫁给那姓陈的道士了吗?”
谢玉并未作答,而是反握住宝儿的手,让她安心。
东巷的众人早前虽对谢家诸多怨言,但终归是看着谢玉长大的。
看着她从个机灵可爱又跳脱的小姑娘,出落成了这般大方而又沉稳的模样……
谁都没想到谢玉这般快便要嫁出东巷,世间最恨是别离,在座众人皆是不语,握着她的手与肩,抚着她的背。
一阵锣鼓声由远及近,打破谢家的沉寂。
谢玉应声而动,缓步走至院门。
“小玉姐,记着这盖头可不能随意揭开,一是礼节,二是避祸,晓得不?”李大姐抓住了她的手,如同自个儿嫁女一般,在她身侧念念叨叨。
“晓得啦,大娘您在这陪我这么久,且回去看顾你家孩子吧。”
谢玉提起裙摆,迈步跨出这道门槛。
外头喜轿已经停下,她的身侧空无一人,只能感受到背后众人注视的目光。
那锣鼓喇叭仍在奏、仍在吹。
厚实的绸缎下,她看不见任何人,任何物,就连这断断续续的喜乐也似凄哀。
或许她未来的路便要这么孤零零的走下去了……
“谢玉。”
夏风卷起红绸的一角,她瞧见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落在她身前。
她深深呼出一口气,方才将手搭在其上,“走吧。”
那手将她紧紧攥住,引着她跨上了轿子。
一路颠簸,但在喧嚣之中,她能听闻一杆竹杖规律的敲击声,让她悬在半空的心又落入胸膛。
她轻声一笑,呢喃,“想什么呢,宝儿不还跟在轿子后头……”
轿帘一掀,谢玉跨过火盆,来到堂前,一段红锦将她与陈尘相连。
“一拜天地。”那喜婆喊道。
这对新人向门外跪下,双双俯首。
“二拜高堂。”
这对新人转至堂内,前方双椅空无一人,两人再拜。
“夫妻对拜!”那喜婆高呼。
两人相对,跪地,缓缓弯下腰,头抵着头相互行礼。
礼成。
众宾客先是静谧,再是喧哗。
谢玉被送至婚房,陈尘作为新郎官,照着大越传统需与宾客共饮。
“屋内备有小食,我去去就回。”
两人的手交错而后落下。
“等我。”
一扇房门隔绝了院子里的尘嚣和烟火,谢玉独自坐于二人婚房的床榻之上,大红的盖头垂落,遮挡住她的视线。
方才陈尘说他会尽快归来,谢玉便揭开盖头,百无聊赖地观察起他们未来共居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