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的风钻进领口时,林昭正站在书房窗前。沈清欢给的名单复印件被他捏出浅浅折痕,最后一行"张教授孙子明天区重点小学面试"的字迹在台灯下泛着暖黄。他摸出手机,系统提示音刚好响起——阮棠的推演结果到了。屏幕上跳出三行方案:王副区长可能提出由区纪委牵头评估,或联合工商联自选专家,最可能的是推荐省政研室退休老领导。每个方案后都标着成功率:前两个不足四成,最后一个高达78。林昭指尖划过"省政研室老领导"几个字,想起王副区长上周在茶叙时提起的"老领导当年带过我",原来伏笔早在这里。"叮——"手机震动,苏绾的微信弹窗跳出来。她发来的pdf文件里,匿名举报信中"关键人物"的身份被红笔圈出:建材协会秘书长周伯年,苏父二十年前的登山队友。附言是她特有的慵懒语气:"周老头每年清明都去我爸墓前放两罐碧螺春,若你要动他,我替你拆这层老交情。"林昭盯着"递刀的人"四个字,喉结动了动。他回了个"等",又补了句:"他跳出来那天,我要他手里攥着王副区长的账本。"凌晨五点,林昭在晨光里喝完最后一口茉莉花茶。沈清欢泡的茶总有股淡淡的甜,像她昨晚塞进他公文包的牛皮纸袋——里面是份"廉政试点评估专家名单",最上面的名字是省纪委廉政研究中心的吴教授。名单背面用铅笔写着:"吴教授今早八点在云州宾馆喝早茶,我以区长名义约了他。"更下面还有行小字:"王副区长和省纪委调查组的通话录音,已存在u盘里,藏在名单第三页夹层。"区长办公会的空调开得太足,林昭进会议室时,看见王副区长正低头翻文件,金丝眼镜片上蒙着层白雾。他找了个离投影仪最近的位置坐下,余光瞥见张副局长往王副区长那边挪了挪椅子,李主任的指尖在笔记本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和招商会上绞餐巾的动作如出一辙。"关于廉政试点评估方案,我先抛砖引玉。"王副区长推了推眼镜,"建议由区里自选专家,既熟悉情况,又能保证效率。"他话音刚落,林昭就翻开了文件夹:"王区长考虑周全,但为避瓜田李下之嫌,我建议邀请省纪委专家参与。"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突然绷紧的几张脸,"毕竟试点要全省推广,第三方评估更有说服力。"王副区长的笔尖"咔"地折断在笔记本上。林昭看见他后槽牙咬得腮帮鼓起,喉结上下滚动两次才挤出笑:"小林这提议倒也合理。"张副局长的茶杯重重磕在桌上,李主任的笔记本"哗啦"翻到空白页——他们都听懂了:省纪委专家一来,王副区长准备的"自己人"自然进不了评估组。散会时,沈清欢抱着文件从门口经过,发梢扫过林昭手背。她低声说:"吴教授在宾馆二楼靠窗位,蓝条纹衬衫,面前摆着桂花糕。"林昭摸了摸西装内袋的u盘,转身往停车场走。路过茶水间时,听见里面传来压低的男声:"老周,你明天把那批资料送到我办公室对,就说建材协会的调研数据。"他脚步微顿——周伯年,来了。顾轻语的报道是在中午十二点准时见报的。林昭刚从宾馆出来,手机就被新闻推送轰炸。《李维背后,谁在操盘?》的标题占了头版三分之一,配图是李维公司大门上斑驳的封条。报道里没提王副区长名字,却详细列出"某分管招商的副区长"近三个月与李维旧部的四次会面时间:"3月12日晚八点,云州大饭店208包厢;4月5日下午三点,区政府后巷停车场"林昭盯着"后巷停车场"几个字笑了——那是顾轻语上次被推搡后,举着相机说"我要拍清每块车牌"的地方。政商论坛的会场在明远集团总部顶楼。陆明鸢的宝蓝色礼服比招商会更亮,像把淬了光的刀。她站在聚光灯下,指尖敲了敲话筒:"明远作为新能源龙头,建议将廉政试点纳入产业监管体系。"台下传来抽气声,几个国企代表的钢笔"啪"地掉在桌上。"谁来牵头?"有人高声问。陆明鸢转身看向观众席,目光精准锁在林昭脸上:"自然是最懂政策,也最懂企业的林昭处长。"掌声炸开时,林昭看见王副区长坐在最后一排,指节捏得发白。他摸出手机,阮棠的提示音轻得像片羽毛:"王副区长已被省纪委约谈,廉政试点评估通过。"屏幕下方跳出新任务:推动"政商协同治理"模式全省复制推广。论坛结束时,暮色漫进落地窗。林昭合上笔记本,看见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卷着打转。他摸出手机,在系统搜索栏输入"王副区长约谈纪委",指尖悬在发送键上顿了顿——明天的推演结果,该是另一盘大棋的开始了。:()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