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琰站在云舒身后,拉着她的手,静静地陪着她。云舒将清平县主送她的翡翠观音戴在李君琰的脖子上,嘱咐他道:“好孩子,咱们遇上危险了,但是不要怕,二舅母会保护你。”
李君琰低头看着胸前的翡翠观音,问云舒,“二舅母,有人会杀我,对吗?”
云舒爱怜地摸了摸李君琰的脸,道:“不管有没有人杀你,总之防人之心不可无,咱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李君琰点点头,“嗯。”
云舒抱紧李君琰,抬眼,去看那渐渐暗下来的天空。
直到深夜,负责送调令的官员都没有回来。
皇帝一连又发出四条调令,圣旨都下了两道,却始终得不到任何人的回应。
他的调令,圣旨仿佛石沉大海,只要离开了正元殿,就通通消失不见了。
皇帝心急如焚,偏偏太监一而再再而三的进来禀告,说叛军已不足百里,不足八十里,不足五十里……”
皇帝瘫坐在龙椅上,望着殿外晃来晃去的烛火,怒道:“把殿门给朕关上!”
两个小太监站在殿门旁一动不动。
皇帝盯着那两个小太监,“怎么?连你们也想造反是不是?”
话音刚落,自殿门外走进来一白衣男子。
他面上戴着银面罩,手中握着青玉箫,长身玉立俊若修竹,宛若一名游历山河大川的名士。
他一入殿,那两名小太监立刻将沉重的殿门合上,偌大的正元殿,只剩下皇帝和白衣男子两个人。
皇帝怔怔地望着来人,好一会儿才问:“你是何人?”
来人轻笑一声,道:“许久不见,皇上竟是将草民忘了吗?”
说完,一点点摘下了面上的面具。
俊美的五官在昏暗烛光的照耀下慢慢出现在皇帝的眼前,皇帝双眼不自觉瞪大,往龙椅上用力一靠道:“薛恒!”
“你是薛恒!”
“正是草民。”
薛恒拿着银面具,慢慢走向皇帝,幽亮的眼睛里全是冰冷的漠视。皇帝不语,双眼紧随着薛恒渐渐逼近的步伐,问:“薛恒,你想干什么?”
薛恒在皇帝跟前停下脚步,道:“草民来,跟皇上商量点事。”
皇帝眉毛一抖,“什么事?”
薛恒俯身向下,盯着皇帝的眼睛道:“请皇帝陛下写几道圣旨,一道将纯贵妃从冷宫中放出来,一道令薛悯重掌镇北军,一道将皇位传给太子。”
“乱臣贼子!你休想!”皇帝怒道。
薛恒抬手按住龙椅,道:“这原本就是属于我们薛家的东西,草民不过是原封不动的要回来,皇帝为何不肯呢?”
皇帝嘴角控制不住地抽搐,咬牙切齿道:“什么你们薛家的东西!痴心妄想的佞臣!等援军到了,朕把你们全杀了!”
“皇上还等着燕城军呢?”薛恒从怀中抽出几张调令扔在御案上,“可惜啊,他们来不了。”
皇帝瞠目结舌,将调令抄起来砸在薛恒身上,“你敢阻截朕的调令!你好大的胆子!”
薛恒一动不动,幽幽道:“皇上息怒。皇上容草民说一句,眼下,能救皇上的,只有在玉泉山下安营扎寨的曹通。”
“曹通?”
“正是。”薛恒道,“玉泉山距离京城不过几十里,曹通顷刻之间就能赶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