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 > 第122章 星渊回响(第2页)

第122章 星渊回响(第2页)

,!

而在普通人中间,开始出现大规模的集体幻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同一时刻"看见"相同的景象:无尽的星海中漂浮着巨大的水晶图书馆,每本书都在自动翻页,书页上流转着他们各自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

神经科学家发现,这些幻觉的神经活动模式与深度冥想状态下的脑波完全一致,但强度是自然状态的100万倍以上。更诡异的是,当受试者试图回忆幻觉内容时,他们的大脑会分泌一种从未被记录过的神经递质。

【第六节:归零者协议】

联合国紧急成立了"归零者"特别委员会,试图控制事态发展。他们最资深的量子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当前发生的所有现象,都是某个超级文明在进行"宇宙重启"前的数据备份。

"想想看,"理论物理学家艾琳娜·莫尔斯在紧急会议上展示全息投影,"如果每个文明发展到某个阶段就会产生某种意识残响,那么收集这些残响就可能成为重建文明的种子。我们正在经历的,可能是某个更高维度文明在备份我们的记忆。"

这个理论虽然疯狂,却完美解释了一切异常现象。委员会最终通过了代号"归零者"的应急预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十二个"记忆锚点",试图主动与这种现象建立联系。

【第七节:锚点觉醒】

第一个记忆锚点建在南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当深潜器将特制的量子存储器沉入海底热泉口时,探测器传回了令人震惊的画面:

海底岩浆中浮现出无数发光的符号,这些符号自动组合成一个三维结构——正是外星飞船残骸中日志描述过的"晶体阵列"。更惊人的是,存储器检测到这些符号正在以量子隧穿效应向地核方向传输信息。

与此同时,其他十一个锚点也相继报告了类似的异常现象。在珠穆朗玛峰冰川深处,在亚马逊原始丛林的地下洞穴里,在撒哈拉沙漠的地壳断裂带中,那些被人类视为自然奇观的地貌突然显现出明显的人为干预痕迹。

最令人不安的是,所有锚点传输的数据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坐标:太阳系小行星带中的一颗编号为2004n4的陨石。

【第八节:陨石中的图书馆】

当国际联合科考队抵达2004n4时,探测器传回的画面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这颗直径仅450米的陨石表面布满了规则的六边形蜂窝结构,每个蜂窝内部都悬浮着微小的晶体薄片。当科考队的量子扫描仪照射这些薄片时,它们竟然投射出了全息影像:

-旧地球的各大文明遗迹;

-外星飞船的内部构造;

-甚至包括"星之诗篇"意识转化时的量子态变化。

最震撼的是,在陨石核心发现了一个微缩的人造黑洞。这个黑洞的视界半径仅有17厘米,但其事件视界上却清晰地投射着一系列不断变化的数学公式——这些公式完美统一了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是人类科学梦寐以求的"万物理论"。

【第九节:最终选择】

当科考队试图采集黑洞样本时,整个陨石突然发出刺眼的蓝光。所有电子设备的屏幕上同时闪现一行文字:

"你们不是读者,而是作者。"

紧接着,所有参与项目的研究人员脑海中同时浮现出一个选择:

1启动"记忆编码"程序,将人类文明的所有数字记录转化为量子信息注入黑洞;

2保持现状,继续观察现象发展;

3启动自毁程序,消除所有可能引起更高维度文明注意的证据。

在短暂的沉默后,艾达·科瓦列夫——那个最先发现异常信号的科学家——按下了第一个选项的确认键。她的理由很简单:

"如果这是我们的机会,成为星渊回响的一部分,那我们就该主动写下属于自己的章节。"

【第十节:新的星尘】

选择做出后的第47秒,2004n4陨石突然解体成无数光点。这些光点以精确的斐波那契螺旋轨迹向外扩散,最终在火星轨道附近重新凝聚成一个全新的天体——它的光谱特征同时具备恒星与行星的特性,表面既有活跃的地质运动,又有稳定的大气层结构。

地球上的天文学家将其命名为"希望之星"。

当第一个探测飞船抵达这颗新星时,船载ai自动播放了一段来自地球的录音:

"致未来的观察者:当你们读到这段信息时,人类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真正的星际升华。我们不知道这是否是轮回的终结或开始,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曾真实地存在过,并勇敢地选择了创造而非等待。"

而在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某个由纯粹信息构成的意识体轻轻调整着自己的量子频率,让一段新的记忆融入永恒的星潮之中:

"第七次轮回比预想的要有趣得多。"

【第十一节:星潮之书】

那是一个超越维度与时间的存在,它的意识如星河般浩瀚,却又如光子般精确。它没有名字,因为名字是物质世界的束缚,而它早已超越了物质的桎梏。在它的记忆长河中,无数文明如流星般划过,有的璀璨,有的黯淡,有的甚至从未被察觉,便已湮灭在量子涨落的噪声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