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他趴那看小人书的时候,脚在被窝里也暖不热,热水袋能给捂热,热水袋一凉就又凉了。
宋青书刷完牙走到厨房,冬天他愿意坐在灶火后头给添点柴,贺峰也不拦他,因为屋里最热的地方也就是灶火后头了。
“哥,年前儿是不是还得赶个大集啊?”
“嗯,那时候街上就热闹的多,都是买年货的,摊子也多,东西也不咋贵。”
贺峰把耐煮的东西下锅里,一起熬着。
锅盖盖上,他看着面前的人,脸上映着火光,眼睛看着更亮了,“清早想吃啥菜?”
“不炒菜了吧,喝粥就行了,昨儿的咸饼子不还有呢嘛。”
贺峰想想也是,“那再煮俩鸡蛋剥点蒜,捣碎了吃。”
“好。”
宋青书添了点玉米芯子,里头的火烧的旺,他就把手放在前头展开,烤火。
贺峰去堂屋里的橱柜里拿着馍筐进来,里头搁了俩鸡蛋。
“晌午想吃啥?”
屋外响起吆喝声,“卖豆腐喽——”是街北边推着三轮车卖豆腐的周大爷,他的豆腐做的好,没啥豆腥味,整条街谁家遇上了都会买点。
“想吃吗?”
宋青书确实好久没吃过豆腐了,点点头。
“上屋里拿上钱和铁盆,要一毛钱的豆腐就行,家里正好有绿豆丸子,晌午熬咸汤喝。”
宋青书点点头,上堂屋里拿钱和盆,在院子里就听见贺峰交代:“看着点路,别摔着,喊他一声买豆腐他就停了。”
“好。”宋青书拢了拢衣裳朝外走。
贺家村都吃这种咸汤,炸的焦香酥脆的绿豆丸子是出锅前才放的,锅里是先炒好的肉片,兑上水煮开,放红薯粉,白菜,豆腐,加上各种调料。
冬天来上一碗热腾腾的,从胃暖到全身。
刘嫂也听见了,拿上钱也朝外走,正好看见宋青书,俩人就一起上大路,眼看周大爷要走,刘嫂一嗓子就给喊下了。
根本没用上宋青书。
他嘴角勾了勾,和刘嫂一起走过去,周大爷问完要多少钱的,手上准头高高的,切好一块放称上,都是比原价会高上一点的。
豆腐是刚做出来的,蒙了一层白布,一层棉被,盛出来放在盆里还冒着热气儿。
闻着豆香味,宋青书把钱给了大爷。
“今儿来的晚呢。”刘嫂说。
“教儿子呢,前两年说想出去找活干,不愿意学,今年回来又想学了。”周大爷收了钱,笑眯眯地回。
“那感情好,以后就有人接你的班了,咱这一条街都吃你家的豆腐,别家的不是这个味道。”
一块豆腐切好,在盆里晃晃悠悠地打颤,“老了,谁不想儿子陪在身边儿,他要是不接这个班,过两年就干不了了。”
“还早还早。”刘嫂笑笑。
宋青书端着盆回来,豆腐就不热了,反正不是清早上就吃,贺峰盖上放进厨屋里的橱柜。
缩在灶火旁烤手的宋青书垂眸想着事情。
第46章准备过年今年冬天好像格……
今年冬天好像格外的冷,泼出去的水一眨眼就结上一层冰。
前一天刚化的雪水,只一晚上就变成冰溜溜垂在屋檐,又粗又长,贺峰把正对着门口的都用木锨打掉才放心。
三九天,屋外冷得贺峰根本不让宋青书离开堂屋,吃饭都是自己做好了端到堂屋,然后把门关上开着灯吃。
小黑小花白天也就吃饭这会儿待在屋里头,冬天不能给它俩洗澡,贺峰也不让宋青书再往怀里抱了。
只能摸摸蓬松柔软的毛发,过过手瘾。
贺峰给他织好了一条长围巾,准备再给他织个毛衣,宋青书不愿意,让他再织一条短一点的,样式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