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钱是想让儿子继承家业的,离经叛道。
没想到这位吴郎中仗着识字,直接去了县城里的医馆去给人当学徒。
当了二、三十年的学徒,回来村里开了药堂做了郎中。
周边很多村的村民,小伤小病的熬着,由着本村的郎中瞎治,可一旦大病或是严重,就往这跑找这位。
其父名声差,收村民粮食总是坑骗,可是这位吴郎中却都竖大拇指。
村民戏称,歹竹出好笋。
听完了,也到了。
中药材或是煮药的味道太大,熏得脑壳冲,打了两个喷嚏。
医馆大门敞开,能看到其内有村民和被挡着的柜台之人。
不过,最显眼还是墙边那一排好几个木柜拼一起的药材柜。
抽屉数不过来,左右的药材名字看的人眼晕。
医馆是到现在为止,见到有台阶有门槛的。
小河村的祠堂有门槛,但没有台阶。
进入医馆内,老陈氏插队就往里冲,喊着佃丰,快来给娃看看。
范云见都转头瞅来,连忙喊姥姥,咱得排队。
老陈氏看着孙孙,闭了口乖乖排队。
那边柜台后伸出头的吴郎中,又坐了回去。
比他辈分高,还得叫声老嫂子,要不是这娃娃,还真没得办法。
等排到他们了,范云看着这中年男人,只觉得跟脑海中想的对不上。
头顶发间有点点白发,脸型宽宽,两颊横肉向外扩着。
这要不是坐柜台上把脉,跟生意人似的。
吴佃丰站起来,堆着笑称呼老两口,二老客气应了,让先看孩子手指。
辈分归辈分,吴郎中本身全村人尊敬。
吴郎中手给拆着,嘴上问个不停。
首望之下,第一眼就是觉的这孩子真俊,眉眼长的真好。
有神,眉浓,眼明,毫无惊慌之色。
他与这孩子聊天,其实也是一种手段,病人思考回话的时候,就会放松并且会把注意力从伤口处移开。
实在是刚才开口阻止,乖巧懂事的印象让他很有好感。
但没想到这孩子摇头说不疼,并且转头安慰家人。
吴郎中全部拆开后,用凉开水冲洗干净,不由惊愕,这一看是明显凿出来的伤口。
皮连着肉都没了,小坑状,没了炉灰立马流出血水。
顺着手背,滴到地上。
孩子还是没露出害怕情绪,大人们却着急的问得开什么药?
吴郎中把目光从孩子脸上移开,实在是这小娃的淡定,让他也惊讶严重程度。
真狠啊,这居然能忍住。
起身走后面拿出个瓷瓶,撒上药粉,血水慢慢止住了。
范云感受的最清晰,沙沙的疼和凉混合着不断传来,数倍得疼,偏头咬紧牙,只是吸气呼气更重。
胳膊颤抖,小娃脸都皱了起来,可还是一声未喊。
吴郎中掀开布帘走进内堂,拿出两个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