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被太子强取豪夺后 > 180183(第6页)

180183(第6页)

“有何可疑?斯人已逝,郎君终不过是空念罢了,孤与季安为夫妻,夫妻之间,自当亲密无隙。”

长乐长公主笑了笑,她看着沈季安,没有去追问沈季安和邵琼之的旧情,早在当年建康时,她便知他心有所属,这么多年夫妻情谊,她相信沈季安不会辜负她的。

“臣多谢公主厚爱,臣待阿玖,如亲妹,是知己之情;臣侍公主,是君臣之礼,夫妻之情。”

沈旭初很明白自己应该做出何种抉择,他与邵琼之,注定做不了夫妻,只能是知己。

隆安四年的那个年节,京中一片肃然,文昭皇后崩于含章殿,停大小祀事及乐一年,停嫁娶百日,帝甚哀之,不听政一月有余,令丞相王蒙总百司,理天下事。

昔日文昭皇后重病之时,刘瑜曾亲祈南北郊、宗庙、社稷,分遣侍臣祷河岳诸祀,靡不周备,文昭皇后的疾病没有痊愈。

后文昭皇后疾病愈笃,又大赦其境内殊死以下,为文昭皇后祈福,奈何天命如此。

待文昭皇后身死,帝亲为皇后服丧一年,着素服三载,常登临长秋寺,望平陵痛哭,思念亡妻,后每值祭日,帝都亲临拜祭。

文昭皇后无子,帝命太子为后服丧三载,又特封长公主刘茜为永安长公主,继于文昭皇后名下,为文昭皇后守孝三年。

文昭皇后弟子梁氏,特封为宣阳乡君,为文昭皇后服丧三载。

帝常对身边人道:

“皇后身前待朕甚为敦厚,朕常思之。”

左右固劝乃解。

当日文昭皇后薨逝,停灵于含章殿,帝居含章殿悼念皇后,辍朝一月,众人皆不敢劝,唯丞相王蒙闯宫,以死劝谏,帝方重理政事。

“丞相,陛下已经吩咐了不见人。”

“滚开!”

王蒙看着阻止自己的孙宪忠,已经顾不上什么尊卑有别了,便要强闯含章殿,宪忠不敢将人放进去,强硬阻拦,王蒙拔出佩剑,直接架在宪忠的脖子上。

“你不过是一宦者,安敢阻我面见陛下?莫非是存了不臣之心!今日我便除了你这阉宦,再去面见陛下请罪。”

宪忠当即就跪了下来,被吓得两股战战,这个时候,殿内传来刘瑜的声音。

“子慎,你进来吧。”

王蒙冷哼一声,进入殿内,发现王蒙正站在窗边发呆,王蒙上前两步,向刘瑜行了跪拜礼,刘瑜让王蒙起来,道:

“子慎,朕已知你此来的目的,朕只是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陛下,文昭皇后已逝,还望陛下节哀。”

“卿放心,朕自当不忘国事,明日照常举行朝会吧。”

“是。”

短短一个月,刘瑜消瘦了很多,他很想念阿玖,以前阿玖远游,可到底知道她还平安,终有归来的一天,如今阿玖却不会再回来了。

刘瑜照常处理国事,只是偶尔会想起那个孤傲清高的女子,最开始的时候,刘瑜常常会梦见邵玖的身影,可是后来她的身影已经很少出现在他梦中了。

刘瑜为太子选定了太傅,请王蒙担任小太子的老师,他为小太子选定的全是汉人老师,希望小太子可以成为一位敦厚儒雅的君王。

后宫自文昭皇后离开后就清冷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陛下对文昭皇后情深似海,常常会去含章殿追怀故人,含章殿一切如故,所有的陈设一如往日,甚至连那案几上的书页都是文昭皇后离去时的模样。

如今后宫之中,能和刘瑜说得上几句话的也只有徐丽华徐夫人了,人人都说徐夫人好命,虽然不曾生育皇子,却能够抚育太子,主管宫务,掌皇后印玺,早已成了事实上的皇后了。

刘瑜喜欢听徐丽华说起旧人,她和元后的关系不错,更与文昭皇后亲密,知道这两位皇后一些隐秘的小习惯,与刘瑜提起故人的时候,总能勾起刘瑜一些回忆。

刘瑜以前不关心邵玖的诗文,可在她死后,他却将她的诗文读了一遍又一遍,才发现自己此前错过了很多。

梁春华身为文昭皇后的弟子,负责整理文昭皇后生前留下的书稿,才发现北朝短短的十五年间,她留下了三十五首诗歌,其中大多是文人五言,十篇赋,两篇碑文,五篇诔文,三篇铭文,四篇箴文……

除此之外,昔日在东宫时,还曾为《周礼》《礼记》做注疏,做北朝《列女传》八卷,做《诗经》手绘本五卷……

按照文昭皇后遗愿,这些文稿都抄录下来,存于兰台,原稿则跟随文昭皇后一同下葬,做了文昭皇后的陪葬品。

在邵玖所有的诗文中,刘瑜最喜欢的一篇是《述己志》这篇文章,里面用了对话的形式,表现了邵玖渴望自在,却又被困幽台的处境,这篇志大概是邵玖化名方文远时所作,在民间流传甚广,只是少有人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

早年刘瑜读到这篇文章时就很欣赏文章中的那种浩然正气,是入世之念和出世之道的矛盾抉择,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篇志会是女子所作。

后来邵玖恢复身份之后,也从未提及,直到刘瑜偶然在徐丽华处看到邵玖当年的遗稿,才知道原本是她所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