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可言重了,臣可什么都没做,所有的决定可都是您自己做的,国公不同意让慕容彦尚主是因为什么呢?和天子竞婚,看来国公是要做这大魏的第二个天子了,眼里还有我们陛下吗?”
王蒙继续步步紧逼,他从来都不在意自己的声名,若是能达到目的,受些辱骂又如何。
宁国公看着王蒙那张脸,越发觉得恶心,王蒙的给他扣的罪名太大了,但现在的他完全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使他完全忽视了身边还站着刘瑜。
当即就破口大骂,什么污言秽语都说得出。
刘瑜的脸已经很黑了,看着宁国公就要冲上去打王蒙,顿时一把捉住了宁国公的手,阴沉着脸道:
“旨意是朕下的,宁国公是对朕不满吗?”
“陛下,您可不能被这贼子蒙蔽了呀!他是汉人,怎么可能为我们狄人办事?他是来离间我们君臣的,他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社稷倾覆,还望陛下三思呀!
今日就让臣来除了这贼子,也好安定社稷。”
说着就要绕过刘瑜去打王蒙,刘瑜拉过王蒙,替王蒙受了宁国公一拳,这一拳打在刘瑜胸口,将他打得一踉跄。
“陛下!臣不是故意的!陛下恕罪!”
刘瑜摸着自己被打的胸口,闷闷作疼,王蒙扶着替他挨打的刘瑜,心里也是惊了,当即就对宁国公道:
“宁国公如此是要弑君篡位吗!来人,将这意图弑君的乱臣贼子抓起来!”
刘瑜按住了王蒙打算叫人的手,如今杀宁国公的借口已经到手,不急于这一时,他看了一眼王蒙,便对宁国公道:
“国公,您是老臣,不该那么糊涂的,若想要狄族长久,汉化是必然的,这百年来,我们目睹了多少胡汉残杀的局面,已经够了。
朕在继位之初就说过‘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难道国公将朕的话都忘了吗?
朕本不欲取国公性命,奈何国公步步进逼,于后宫中毒杀朕爱妃,于前朝暗杀朕重臣,今日国公当着朕的面欲殴丞相,可见平日积怨已深,又恶言相向,可见国公是未将朕这个天子放在眼里了。”
宁国公崩溃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直到此刻他才清醒地意识到,这天下终究只会是陛下的天下,他的行为早就僭越了。
“陛下!臣糊涂啊!”
“国公,您是我北朝的功臣,朕不愿在皇城斩杀您,您走吧,朕会善待您的家人的。”
宁国公抬起头不敢置信,可刘瑜的眼神是那么真挚,让他没有理由不去相信。
当宁国公转身奔向宫门的时候,王蒙却皱着眉头道:
“陛下难道就不怕放虎归山吗?宁国公在狄族勋贵中的声望还是不容小觑的。”
刘瑜笑道:
“朕只说不在皇宫内杀他,不代表不会宫外杀他,你去将今日殿内的事情传播下去,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宁国公的犯上作乱之举。”
“是。”
此刻的宁国公已经没有时间去细想刘瑜话里的含义了,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快跑,只要逃出了洛阳,就还有机会。
当他来到马厩的时候,却被一群羽林卫围上来了,宁国公此刻才想起他早已走出了皇城的内城,马厩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属于皇城了。
宁国公被一群羽林卫砍死在了马厩之中。
一时之间朝野动荡,却没有人敢站出来为宁国公鸣一句不平,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天子设的局,却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
如果说之前的梁琛、薛公不过是小打小闹,那么现在的宁国公才是真正的震撼。
所有人才终于意识到陛下是动真格了,挡了他的路,他真的会毫不犹疑地将人除掉。
借着宁国公的事,刘瑜又处理了一批反对自己的人,顿时朝内肃然,王蒙也终于可以将重心在改革上了。
王蒙给刘瑜提出了十大施政要点,分别是:
一曰郡道易明,作为君主施行政令应该明晰清楚,让臣子容易理解实施;
二曰臣尚忠敬,身为臣子要倡导忠心敬重帝王,这主要是狄族以前是贵族统治,再加上政权更迭频繁,而刘瑜的父亲是篡位自立,确定皇权至上,上下有别的礼法很重要。
三曰子贵孝养,以孝治国。
四曰民生在勤……
邵玖在刘瑜这里看到刘瑜确定的施政方向,也不得不感叹王蒙的大才,整个十略围绕着治国的方方面面。
“不愧是子慎,有王佐之才,玖弗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