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阳公主是朕的妹妹,也的确该为她选一位合适的驸马了。”
刘瑜的这句话相当于是同意了这个计策,刘瑜和王蒙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算计的意味,又一同看向了书架旁的邵玖。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弱柳扶风的女子会想出那么毒辣的计谋。
幸而,邵玖不是他们的对手。
邵玖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放在权谋争斗上,她依然在忙着整理手头的典籍。
当日沈旭初一月默写的典籍数量是相当有限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兰台藏书的缺憾,却还远远不够。
至少在邵玖看来,如今兰台的藏书仍旧是不足的,作为国家的藏书机构,其中的藏书甚至赶不上一个世家大族的藏书数目。
邵玖曾向刘瑜建议,希望刘瑜能够在全天下收集藏书,凡是前朝典籍能献于朝廷者,必有重赏,并且还要派出书吏,到各个藏书的世家去抄书,尽量增添兰台的藏书量。
刘瑜听从了邵玖的建议,也取得了成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从全国各地献到朝廷的藏书数不胜数。
可这些藏书有真有假,有脱漏衍误,还有一些假借先贤造的伪书,这些献上来浩如烟海的书籍,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进行甄别的。
邵玖从典学和太学中挑选了大量的女史和太学学生来做这件事,这样的工作注定是枯燥而繁重的,但这正是邵玖的乐趣所在。
对于北朝的文化建设,邵玖有着太多的想法,而与勋贵豪强的权谋争斗只是她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
元后是个极为聪慧的人,她虽然没有系统学过管家之道,但经过邵玖一段时间的点拨调教,再加上邵玖特意挑选女史的帮助,元后对于宫务已经开始驾轻就熟了。
典学的事务在典学规章建立完全之后,也就不需要邵玖再花费太多心思了,再加上有徐淑妃时刻盯着,邵玖也乐得将典学交到徐淑妃手中,她只是偶尔过问。
刘瑜曾无数次庆幸他将邵玖留下来了,邵玖的才华永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她本该是宰辅之才的。
“累了吧,我带你出去走走。”
刘瑜从背后将邵玖圈住,邵玖正拿着笔在点校一本民间献上来的一本何平叔的注疏。
“陛下怎么来了?”
邵玖的确看得眼睛疼,民间献上的书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字迹早已模糊,辨识不清,有时邵玖也只能依照儿时记忆暂时补全。
“你也不必赶在这一时半会,身子本来就弱,要是累倒了,”刘瑜本想说,我会心疼的,可话临到嘴边,又变成了“这整理藏书的事可就没人可托付了。”
邵玖淡淡笑了笑,刘瑜见邵玖整天低着头,就自觉地为邵玖捏肩,邵玖想起宁国公的事,就问道:
“听说陛下要给湖阳公主赐婚?”
“嗯,朕杀了她一个驸马,也该赔给她一个才对。”
邵玖嘴角抽了抽,想起刘瑜为湖阳公主选定的那个驸马,可一点都没觉得刘瑜会是好心。
“湖阳公主是和陛下有仇吗?”
“没有,朕一直还是挺宠着她的,朕的亲妹妹可不算多,若不是情势所逼,需要杀鸡儆猴,朕其实是不愿这样对湖阳的。”
邵玖打着哈哈,心里对于刘瑜的话并不相信,对于帝王的话,从来都不能全信,无论有着多少不得已,最终都只会为皇权让路。
“陛下难道就不能换个公主霍霍?”
当日邵玖虽然提到了湖阳,但最终会让哪个公主入局,决定权还是在刘瑜这儿,虽然湖阳公主娇惯得厉害,但在权力斗争中,却只能说任人鱼肉。
“反正湖阳的驸马已经被斩首了,朕为她选定的驸马也不算差,有才有貌,出身也不差,比她之前被杀的驸马可强上不少。”
邵玖见刘瑜越说越是理直气壮起来,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她回过头和刘瑜面对面,拉住了刘瑜为她捏肩的手,半是开玩笑半是真心道:
“这帝王之家的公主看来是不好当啊!”
刘瑜却像是没看到邵玖心中的纠结,促狭着笑道:
“那琼之什么时候为朕生一个公主?”
邵玖脸一红,拍开刘瑜的握着自己的手,扭过头的,道:
“皇后娘娘都还没诞下皇嗣,陛下急什么?”
“皇后的是皇后的,朕想要你的。”
“……”
邵玖一时语塞,虽说自当日避孕药的事被刘瑜发现后,她就没有再有意避孕过了,但她体弱,确实是不易受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