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过目不忘,当日父亲将衣钵传与他,家中藏书尽数让他阅读,后又去建康游学,曾在秘书监担任过郎官,对于古今典籍均有所涉猎。”
“你说这些不怕朕反悔吗?”
“君子重诺,陛下不只是君子,更是帝王,君无戏言,妾相信陛下。”
刘瑜默然无语,他不得不承认邵琼之的话让他很受用,他的确不愿意放沈季安离开,可他也不会留下沈季安,立下誓言,便是天地所共同见证,他纵使心有不甘,他也将履行诺言。
“这件事琼之以为让谁去办合适?”
“唯妾一人而已。”
“你?”
刘瑜怀疑地看向邵玖,他不得不怀疑邵玖是存了私心的,纵使邵玖愿意留下,而沈季安必将离开,两人极有可能此生都不会再见,可是邵玖对沈季安的这份情分,还是让刘瑜心惊,若是让邵玖去做这件事,谁能保证两人不会发生些其他的事情。
对于刘瑜审视的目光,邵玖并没有逃避,反而直接对上刘瑜的眼睛,她是不畏惧审视的,刘瑜在邵玖眼中看不到半分不安心虚。
“邵琼之,你别忘了你的身份,既然许诺留下来,就别忘了自己是北朝的夫人。”
“妾从未忘却,亦不敢忘却,请陛下放心,妾的确是存了私心,可放眼整个北朝,陛下难道还能找出比妾更合适的人吗?”
刘瑜语塞,整个北朝并非没有大儒,可是能让沈季安放下心来,将心中所知尽数吐露的,却唯独邵琼之一人,邵琼之本身就是研究经学的,她能轻易辨别出沈季安所言真假,而沈季安对于邵琼之也不会隐瞒。
“你需要多长时间?”
“这要看陛下和南朝使君订下盟约需要多长时间。”
刘瑜一惊,他没想到表面上一直沉溺于儿女私情的邵琼之,其实一直知道他在做的事情,邵琼之并不像他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单纯,刘瑜看向邵玖的目光充满的审视与疑惑,他甚至忍不住想,或许这一开始就是邵玖的一个局。
可惜刘瑜没有证据,邵琼之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透明的,他并非有意要监视邵玖,只是邵玖身边几乎全是他的人,他想知道邵玖的所作所为太简单了,而他并不希望邵玖脱离他的掌控。
可邵琼之到底没有成为他的掌中之物,他从未走进过邵玖的心,以至于最终明白过来时,自己早已深陷其中,邵琼之的心始终都不曾属于过他。
“是沈季安告诉你的?”
这是刘瑜所想到的邵琼之能获取消息的渠道,很多时候邵玖都表现得对于朝政毫不关心,她极少主动过问政事,她对刘瑜无所求,朝廷政务、权势地位都非她所求,甚至自南朝使者到洛阳后,她就一直纠缠于和沈季安的感情中。
“陛下要想坐稳这天下,就不可能和南朝交恶,南朝是天下读书人所认为的正统,陛下要恢复礼乐,就不可能不顺应天下人之心,以南朝为正统,情愿俯首称臣,以换取南朝的支持。
这次南朝使臣之所以会来到洛阳,不正是因为一年前陛下曾派使臣到南朝求和吗?
以南朝为正统,陛下征战便是代天子征伐,出兵便有了正当的理由,北朝那些反抗陛下的世家也没有理由再反对陛下了。
南朝天子虽有天子之名,距离北朝却是山高水远,不过是徒有虚名、有名无实罢了,对于陛下而言,除了没有天子的称号,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听着邵玖的分析,刘瑜感到这话甚是熟悉,不就是王蒙曾经劝谏过他的话吗?难道当真是巧合?
对于王蒙,刘瑜可谓是全心全意的信任,刘瑜相信王蒙不会做伤害他的事情,看着邵玖侃侃而谈的样子,刘瑜知道邵玖对于时局的通透绝对不输于王蒙,他朝中多少人,赞同尊南朝皇帝为天子的却没多少人。
多少壮士男儿,竟然比不过一个后宫女儿。
“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吗?”
“足矣。”
邵玖笑了笑,刘瑜喜欢这样的邵琼之,她的眼中是自信而得意的,刘瑜要留下的不可能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邵琼之,他欣赏邵琼之的才华,更希望这才华为他所用。
刘瑜毫不怀疑,他日邵琼之会带给他更多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