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痕迹很难被完全抹消,网页本身虽然被删除,但搜索栏上留下了痕迹。
有痕迹、就能恢复。
别的技术不行,恢复删除网页的技术,我也是专门练过的。
难道那次的景光是白COS的吗?
花费了一些时间,我总算是看到了网页的原貌。
“深入报道儿童诱拐……”我的眼睛快速扫过一行行的文字,大脑对翻译的处理已经越来越熟练,“像是调查记者的报道——被删掉了。”
不仅仅是报道被删掉了,连这个记者也被“删除”了。
我狠狠地皱起了眉。
说实话,报道的主攻方向是儿童诱拐,记者显然深入调查到了一个拐卖窝点之中,甚至以身犯险。
报道详细记录了调查过程,甚至还附有军警的处理结果。
十几年前的横滨局势确实混乱,真正能执行警察职能的,确实只有军警。
这一点本不奇怪,但当“军警”这个词频繁在铁啾关联项中出现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正常了。
——由无数个合理组成的不合理。
报道只在最结尾处提及了记者察觉到的失踪名单,旨在号召更多的力量寻找这些孩子。
我很快发现,恐怕就是这份名单,给记者招来了杀身之祸。
事无巨细地比对过名单时,我不仅在上面找到了铁啾的名字,还发现了几个同样在教堂内消失的孤儿幼童。
每一个消失都经得起推敲和调查,教堂也都报过失踪。
只是那时候的横滨,根本抽调不出足够的力量,只能不了了之。
合理的卷宗里,透露着隐秘存在的违和感。
不对劲,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这座已经被时间埋葬的教堂,这座在十五年前彻底清空的教堂之中,一定有什么隐情存在。
真正的隐秘,在网络上是找不到真相的。
我关掉电脑,付了网费,一刻不歇地动身前往教堂。
第75章
果然是停运许久的教堂,看上去已经荒废多年了。
庭院内杂草丛生,石子路上铺满了荒黄的树叶。红色的砖石上长满了生机勃勃的爬山虎,彩色的窗户历经风吹雨打,已经布满了污渍,甚至有不少地方被不知哪里来的石子砸出了窟窿。
确实饱经风霜,看上去久未有人踏足。
我轻松翻过生锈的铁栅栏,推开了布满灰尘的木门。
“咳咳——”
空气中不仅有灰尘还有不少木屑,大门已经有一部分开始腐烂松懈,圣坛中不仅不剩一点水渍,就连坛身本身的花纹也褪了色。唯剩下几道错乱的黑线还屹立不倒,可就连这一点黑色还像是被谁随手涂上去的,没有花纹的衬托,显得很是潦草。
我的擅自闯入显然惊扰了这里的生态圈,老鼠“叽叽”地逃窜,墙上的蜘蛛爬动着撤回了蛛网上,屋顶破碎的天窗下,还住着几窝鸟雀,叽叽喳喳地冲出了教堂。
我跟着声音抬头,就发现顶上的吊灯也被蛛丝密集得缠绕。
不论这里曾经有过如何的辉煌,如今都是无人踏足的荒废之地了。
蛛、虫、鼠,这些虫豸已经占据了神圣之地,成了它的新主人——不,或许是最初的主人也说不定。
正是这种生态状态让我确认了这里的空虚。
至少,最近是没有人进入过这里。
我走过礼拜堂、穿过布满宗教画和神像雕塑的走廊,一直穿到后院。
肉眼看上去,这个教堂很正常,几个可疑的地方探查过去,都没有一点暗室的痕迹。
难道是我想多了?
这里只是一个经营不善的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