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话依稀是“雪昼考虑得十分周到,不愧是天授至宝”。
彼时天授的弟子们面色淡然,并未表现出异样的情绪。
这足以说明他们早已习惯听到卫缙如此夸赞雪昼。
崔沅之心底生出一种违和般的怪异感来。
依他对卫缙的了解,是断不会对旁人说出这样的好听话来的。
此人眼高于顶,谁都瞧不起,又怎么可能用这种直白的赞美讨好一个人。
况且还不能称之为人。
雪昼是一只器灵。
……这样一想,似乎更不对劲了。
崔沅之不由思索起卫缙收留雪昼的初衷。
他当年为什么会救下小灯?
崔沅之首先排除了他们有私情这个可能。
且不说卫缙为人处事矜高自傲,应当不屑背地里与人发展感情。
单说小灯,就决计不会做出背叛他的事情来。
崔沅之从来不会质疑小灯的纯稚心性,更不会不信当初他对自己的一颗真心。
可若不是私情,还会有哪种可能?
思索良久都没想出什么头绪,偏偏现实种种情况都指向他二人私交暧昧,崔沅之心觉难以接受之余,就不免产生其他情绪。
比如,他会不甘。
这样的表情不单出现在小黑的脸上,也会出现在他眼中。
崔沅之很不甘心。
见过少年澄澈钦慕的眼神,心中留痕过后,就难以接受他再用这种目光去看别人。
尤其这个人是卫缙。
崔沅之想,衔山君哪里有自己温柔,他对待异族的态度可称之为恶劣。
小灯这样日日夜夜伴在他身边,不会感到害怕吗?
说不定正是因为害怕,面上才装出那样恭敬温顺的样子。
崔沅之不无恶意地想。
除了不甘之外,还有妒忌。
他妒忌卫缙。
凭什么?凭什么卫缙要和他签那样羞辱人的魂契,小灯就同意了,也甘愿和他做主仆?
自然,下魂契这件事尚未水落石出,目前也尚未有任何明确的线索指向卫缙对小灯下了魂契。
但在崔沅之心中,这件事就是板上钉钉。
除魂契一事之外,他更加妒忌卫缙比自己做得好。
为什么卫缙每次都能精准猜到小灯心里在想什么,他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能说中小灯爱听的。
这几日他也撞见过卫缙私下嘱咐同门师弟做些小灯爱吃的菜,那些菜式的名字简直信口拈来。
若不是悉心观察,或是两人一同生活过许久,显然不可能对少年如此了解。
崔沅之心中疑神疑鬼,越看这主仆二人越不清白。
但他越想下去就越难以忍受,总想寻个机会问清楚。
可眼下并不是好时机。
鬼族接二连三地进犯休介之地,自他到访这里后,已经经历了两次夜袭大战。
两宗弟子们纷纷状态疲乏,打得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