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李括此人纸上谈兵,差点被俘。
眼看西州不日沦陷,天启帝下令让晋王领十万大军支援。
晋王勇猛无畏,到达西州不到四个月,便接连打赢三场胜仗。
然而,因与李括在治军一事上不和,招致先太子一党不满。
某日,晋王在军营巡视,被一支冷箭射伤,命悬一线。
二十万大军群龙无首,西域四国再次集合大军围攻西州。
千钧一发之际,晋王出现在城门之上,一箭射穿敌军主将的脑袋。
自此,西域四国溃不成军。
晋王乘胜追击,率军征讨四国。
天启三十九年八月,四国臣服大梁,史称西州大捷。
军中一片振奋之际,行刺晋王的刺客被抓住。
一审问才知,此人乃是先太子的手下。
刺杀晋王,只因他功高盖主,遮掩了先太子的锋芒。
将领在前线为大梁作战,奋勇杀敌。
在长安享乐的先太子,却因晋王打了胜仗。不顾西州之危、大军之险、百姓之命,怒而杀人。
整整二十万大军,在满目荒凉的西州,翘首期盼一个月。
最终只等来天启帝的一句话:“太子非真凶。你既无事,此事休要再提。”
罗刹当时便想:若换成他是当年西州的兵卒,怕是恨不得立马随晋王回长安,杀死先太子泄愤。
果不其然,天启三十九年十月,晋王率二十万大军班师回朝。
彼时,天启帝再次病危,仅一息尚存,先太子临朝听政。
如此军功,大军一路受百姓欢呼拥戴,却迟迟不见先太子出城来迎。
到了安定门,先太子更是为了折辱晋王。
先是故意不开宫门,后是下谕让其跪于安定门外。
晋王跪了半个时辰,只等到尚是寿仙公主的神凤帝李夷,与天启帝的心腹中官,带着一封密信急匆匆赶来。
密信由天启帝亲笔所写。
信中言先太子囚禁皇室,欺辱宫妃,意欲弑父造反,让晋王尽快进宫救驾。
晋王救驾心切,带兵撞开安定门。
谁知,竟看见先太子端坐其中,与幕僚谈笑风生。
见晋王与寿仙公主擅闯宫门,先太子下令让禁卫军捉拿二人。
混乱中,有人射杀先太子。
之后,寿仙公主找到奄奄一息的天启帝。
彼时,天启帝的十余位儿女,只剩寿仙公主一人。
而晋王,在得知天启帝驾崩后,立马对寿仙公主俯首称臣,三呼万岁。
皇位由此,才落到神凤帝李夷的头上。
朱砂:“砻金说的故事,一半真一半假。”
“何处真?何处假?”
“先太子是主谋,但不是行刺的主谋。晋王确实已经死了,但死的不是真晋王。还有,安定门之变。是圣人联合崔家与晋王,演的一出傀儡戏。”
一连串的真假,让罗刹不由自主地停下马车,细细思索朱砂的这句话。
良久,他试着问出口:“先太子只想给晋王一点教训,没想到晋王将计就计,找来一个替身替他遇刺,激起兵愤。如此一来,晋王正好有了造反的理由。”
朱砂点头,示意他往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