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冷漠很快随着金眸少年弯下眼睛露出温和的笑意后迅速消散。
。。。。。。好有气势。
新人记者额间默默淌下一滴冷汗。
资深记者没有注意到同伴的拘谨,慌忙抬手急急地说:“那个!现在可以拍摄吗?”
一年级会长略带讶异地看过来:“可以。”
“好的!!”资深记者迅速举起相机。
“今出川同学,请你先不要动,保持住这个姿势。”
连拍好几张后,资深记者满意地停手。
“很好!可以了,麻烦了。”
“完美的光线!”小肥啾从记者们身后超今出川飞了过来,“刚刚那张照片简直可以入选杂志首封!!!”
在资深记者拍摄时,它悄摸摸凑到相机旁偷看了屏幕。
“我就说学生会办公楼建这里采光好吧!!”
糯米团子骄傲地挺起鼓鼓囊囊的胸膛:“排球我没打过最多也就纸上谈兵,但学校我是真的建过好多所!之前很多宿主都是把学校建设全部托管给系统的!!”
作为排球少年培养系统称自己关于排球只能纸上谈兵怎么还能这么骄傲啊。。。。。。
在两名记者没注意到的地方,今出川夕鹤无语地横了一眼小肥啾。
两名记者被负责老师引到一旁会客区的沙发上。
由于不是正式谈话,只是进行简单采访,再加上采访时间有限,双方关于提前确认好的采访问题速战速决地进行了几个来回。
正统的媒体企业的采访问题不会像小报杂志那样刁钻,浅浅挖掘了几个爆点之后懂得礼貌收尾,没有为了抓更多的爆点而刻意问一些刁难人的问题。
这场采访结束于资深记者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首次出线京都地区预选赛,鹤鸣馆对全国大赛的期望是哪里呢?”
今出川夕鹤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开口——
。。。。。。
采访结束后,负责老师带着他们离开。
新人记者顺着走廊拱形窗的窗框望向窗外:“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鹤鸣馆的学校规模真的好大,怪不得需要代步车。”
学生会办公楼坐北朝南,从五层走廊的窗户向外看去,近处是他们来时的林荫大路。大路旁另有碎石小径,两侧是修剪整齐的灌木丛,其间错落着铜质的八角路灯。
鹤鸣馆的绿化和设计都相当出色,在这里放眼眺望,一眼无法望到这座校园的尽头。只能看到一片郁郁葱葱,以及远处被绿意淹没地若隐若现的各类和洋折衷建筑屋顶。
在这个高度甚至看不到鹤鸣馆五米高校门的唐破风屋顶。
“作为中学这个规模堪比一些小型大学了。”资深记者道。
负责老师向他们科普鹤鸣馆的校史:“鹤鸣馆是国中高中一体校,建校时的第一校董为了自己的孩子投资了很大一笔金额。。。。。。”
出校的路线和进来时一致。
负责老师将两名记者送回校门口,并递上了两份伴手礼:“感谢二位今日的来访,这是我们排球部的一点小心意。”
两名记者双手接过致谢。
回去的路上,新人记者迫不及待地拆了伴手礼。
鹤鸣馆的伴手礼是一套定制的文具,涵盖钢笔、笔记本和一枚书签。
钢笔笔身由黑檀木制造而成,其上拓印着鹤鸣馆的鹤纹徽章。笔记本封面同样是压印着鹤纹校徽,并且在压痕处镶嵌贝母,内页纸张顺滑如绢。银制书签上镂空镌刻着仙鹤与三色球的纹样,上方悬着真丝编制的朱红色书签绳,极具典雅气质。
“真不愧是鹤鸣馆啊。”新人记者感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