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在哪儿见过呢?
回过神来,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盯着人家发愣,想到对方刚才说的那句“等你很久了”,还以为对方也是等她饼摊重新开张的食客,斟酌着字句道:“这位郎君,实是抱歉,今日的饼子已卖完了。郎君若是明日有空,可以先与我定下饼子口味,明日再来取。”
那人听完,勾起唇角微微一笑,那双桃花眼越发透亮,眸光流转间仿佛碎星闪烁。
真好看。
奇了怪了,崔时钰纳闷,她明明不是个颜控的。
都怪这人长得太好看了。
那人含笑一礼,动作间露出一截腕骨明晰、线条分明的手腕,“叨扰娘子,某姓谢,是为崔娘子的酱饼方子而来。”
闻言,崔时钰的第一个想法是,这人果然不是来买饼的;第二个想法是,他居然姓谢。
尽管她穿来长安城还没多长时间,但因有着崔娘子的记忆,也算占了个不小的便宜,知道长安城内的大事小情,其中自然包括城内最大的官姓甚名谁。
京兆尹谢珏,是长安城的地方行政长官,用崔时钰的话来说,其职责和地位类似于现代的首都市长。
“谢”这个姓氏,在长安城内只有首都市长一家。
莫非是京兆尹大人微服私访到她这儿来了?
崔时钰很快便否认了这个答案。
她虽没见过京兆尹本人,却也知道对方已经三十有余,而面前郎君分明只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光是年龄就对不上。
思索片刻未果,崔时钰放弃继续思考,转向更重要的事:“谢小郎君是要购买我这酱饼方子?”
“正是。”那人也不催促,只道,“崔娘子可有兴趣换个地方详谈?”
崔时钰自然愿意。
根据她的经验,一张食方能卖出去的钱说不定比做二百枚蛋挞还要多,她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赚钱机会。
她对面前人说了句“谢小郎君稍等”,扭过头来,便见方九娘朝她挥手:“钰娘,你放心去忙你的事,待会儿我把阿锦和阿宁送回家。”
崔时钰默默把方九娘这份善意记下,由衷道:“那就麻烦你了九娘。”
谢宵却是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琢磨:“钰娘”,是哪个钰?
原来崔娘子的闺名是“钰”……
想到这里,他又觉得不礼貌,连忙住了脑,继续含笑望着她。
为了这一刻,他等待已久。
*
半盏茶过后,两人落坐在西市一家茶肆的二楼雅间。
四下无人,清静得很,崔时钰恍然间回到上辈子和客人谈事的场合,却又因对面的人长得太好看而没办法平心静气把他当成顾客。
但正事还是要继续做,没什么比赚钱更重要。
她深吸一口气,双手捧着茶盏开口:“谢小郎君为何看上儿这小饼摊的方子了?”
谢宵轻笑,一双桃花眼中波光流转:“实不相瞒,京兆府廊下食库索然无味久矣,崔小娘子的酱饼大名鼎鼎,长安城内人人夸赞,使君同样有所耳闻,特派某来与崔娘子商讨。”
廊下食?
崔时钰一愣。
她原以为是谢家想要改善自家饮食,没想到竟是和官府相关的廊下食!
想到前几日为珍馐署做的那二百枚蛋挞,她觉得自己最近真是很“官运亨通”了。
谢宵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继续道:“五十贯,方子不买断,崔娘子还可继续在集市出摊。”
崔时钰微微睁大了眼。
五十贯?!
这……这足足是上笔二百枚蛋挞的大订单报酬的两倍还多了……而且还不是买断!
有种金馅饼掉自己头上的感觉。
烙热饼、煎鸡蛋、炸鸡排的技术含量都不算多,唯一称得上“秘制”的便是那两罐一咸一辣的酱料,这张方子换五十贯银钱,她稳赚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