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论罪,犹在姚苌之上。
未来作为姚苌的谋主,后秦开国丞相,可以说,姚苌的起兵、破敌、登基、弑君等一系列大事件,全都是他一手谋划。
新平佛寺,也正是此人在索要玉玺不得后,转头告诉姚苌,才有了那一条白绫之事。
然而,尹纬确实是个杰出、不可多得的良相。
苻坚死前对他有一句评论,认为此人堪比王猛:“卿,王景略之俦,宰相才也,而朕不知卿,宜其亡也。”
这都是陛下钦定的王景略之才了,能杀吗?
肯定不能啊!
武将们杀了也就杀了,反正苻秦宗室名将众多,小一辈的苻登等人培养一番,很快就能顶上来,独当一面。
但尹纬可没有替代品。
本来吧,苻融觉得,本方网开一线,留尹纬一条命,把他丢到中枢去,代行宰相事,也算是完美地物尽其用了。
什么?
你说让尹纬去中枢,那等王猛复活之后怎么办?
害,这还用思索吗,当然是尹纬当副手,努力帮忙为丞相分担政务啊!
我们要吸取教训,不要什么事都堆给丞相!
可不能再把丞相累死!
他想得很好,奈何尹纬完全不配合,宁可一死,也决不入仕前秦。
尹纬和他的天水尹氏,全都是姚襄旧部。
之前,苻坚也知道他们对姚襄死忠不可能为自己效命,所以干脆禁锢了天水尹氏一族,不许他们入仕。
这绝对是他为政期间,下过最严重的惩罚之一。
以宣昭帝一贯的宽容仁慈来看,就连敌国郡主都能舒舒服服地入朝为官,全员安然无恙,却独独和天水尹氏过不去。
由此可见,尹家确实是立场无比坚决,一腔忠贞只给了姚襄。
因为苻坚在战场上杀了姚襄的缘故,尹家对苻坚更是恨得十分深沉,一心想着复仇。
招揽了也是白招,所以苻坚一挥手,干脆把全族都禁了。
《晋书》记载,淝水之战爆发,尹纬听说前秦大败,第一反应就是“喜甚”,而后“向天再拜,既而流涕长叹”。
“喜甚”,自然是因为苻坚将死,秦国将亡,大仇得报。
“向天再拜”,拜的是故主姚襄的在天之灵。
“流涕长叹”,叹息于姚襄已经看不到斯人伏诛的那个时刻。
而后,尹纬连夜奔往关中,拥立故主的弟弟登基,揭开了乱世的又一页风起云涌。
苻融尝试了多次,尹纬的态度一点也没有软化,完全不愿意给朝廷效力。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归根结底,尹家的问题还是出在姚襄身上,他只好来找姚襄帮忙。
“他若不效命,只有死”,他告诫道,“以尹纬犯下的罪过,凌迟三千刀都不为过——你也不想看见他走向如此凄凉的结局吧?”
姚襄默然。
在他现在的时间线上,他还不认识尹纬,却仍旧为了这一段跨越数十载的坚贞情义而动容。
“好”,他轻声说,“我姑且一试。”
苻融在天幕评论区发了一条消息,当即,便有人开启传送门,把尹纬送了过来。
别人要从刘裕那里借用传送门,必须得签租赁协议。
但前秦位面要借用,却很简单,直接让王镇恶去。
王镇恶连知会一声都不必,直接嘻嘻一笑,扛了门就走。
刘裕对此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