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跟随李存勖平定天下的百战之师,迫不及待去找自己的君王,一起扫平整个金帐汗国。
“噢”,郭崇韬冲着魏征一点头,“劳你久等,就来就来!”
杨廷和瞳孔地震。
天呐,你们大唐人到底怎么回事,就连魏征都打算去前线吗?
他震惊得太过于明显,直接将这句话问出了口。
魏征从马背上一垂眸,目若冷电,奇怪地扫了他一眼:“杨首辅不曾读过书?《新唐书》、《旧唐书》都不知道?”
他简直惊呆了,这人怎么混到宰相位的,难道靠脸吗。
“咳咳”,杨廷和清了清嗓子,为自己正名,“读过许多,且熟稔于心,我只是惊讶你一个文官也要上战场罢了。”
文官咋了,魏征无语片刻,怀疑他脑子进了水:“阁下既然读过,想必也知道我传记里有这一句,说我「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
太好笑了叭!
他早年是混纵横家的,专业策士,在各方势力之间反复游说横跳,为各种军事大事出谋划策。
还给李密当过一段时间的军师,试图振兴瓦岗寨。
就连在李建成麾下的时候,他给李建成出的主意也几乎都是军事方面的,什么先下手为强啦,什么出征山东啦。
至于成为一名比较符合朝野认知的「谏臣」,文官典范,那都是遇见李世民之后的事了。
因为遇见了一位理想中的君王,愿意与君王同心以往,和平治国,开创一个太平盛世,魏征选择了从良。
他可以在乱世成为锋利的剑,也可以在清平年岁修文偃武,为他的君王治国安邦。
无论哪一种,都是将此生献给了大唐社稷。
然而……
人再怎么变,喜欢搞事的本性是不会变的,谁家好人没事去当纵横家啊!
不出门当几回军师、打几场大胜仗,还真以为他是吃素的?
“告辞。”
见杨廷和神色愕然地看过来,魏征懒得理他,对郭崇韬一点头,自往中军执旗去了。
“杨首辅再见!”
郭崇韬一扬马鞭,领着身后大军,如离弦的利箭一般冲了出去:“我们大唐所有人都要出征去和陛下汇合了,请你自便。”
拜拜吧您嘞!
山不来我,我便去就山,开疆拓土这种大事,大唐全员是一定要上车的,谁也不能落下!
至于你,爱咋咋地吧!
忽然被孤零零一个人抛下的杨廷和:???
不是,郭安时你能做个人吗?!
47
第47章
◎刘彻:带着刘必烈重建大汉!◎
郭崇韬和大唐众人,头也不回,齐刷刷绝尘而去。
顿时就将杨廷和推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是选择继续猫着,停在这里一动不动。
还是跟着大唐众人一起冲锋,上去搏一把?
杨廷和心念如电转,略一思索,已经无限倾向于后一种。
他虽然行事风格比较苟,但毕竟还没苟到「十七朝元老」韦孝宽、或者是「积极卖国分子」褚渊的那种地步,该有的国家荣誉感还是有的。
任务完成之后,将计算评价,并且由万朝观众投票打分。
倘若本朝不幸垫底,这脸该往哪儿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