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别的不行,印刷术更新得嘎嘎快,抄了佛寺又得到一大笔钱,不缺乏资金,就这么开始推广了起来。
谢晦将编写教材这个重任交给了虞允文,并且叮嘱道:“你「随意一试」就好。”
懂不懂啊,这「随意一试」四个字的含金量!
虞允文:“……”
谢小玉,你使唤我的时候,是真没把我当外人。
但此事确实干系重大,他也没有推脱。
重新拿出了当年考取进士时,头悬梁锥刺股的作风,开始刻苦学习夷语,和酋长们交流。
主打一个学到昏天黑地,日月无光。
少年檀道济吃着新出炉的点心路过,见他一脸摇摇欲坠,于是加油打气道:“虞相公莫要气馁!你可是文武双全之才,不就是区区十几门外语吗,相信自己可以的!”
虞允文:“……”
谢谢你的信任,但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虽说大理王室都精通汉文,但偏远诸部落的汉化程度着实不太够,各自为政,地处荒僻。
不过,他们彼此既然能够交流,语言确有诸多共通之处。
都以僰文(白文)为核心,进行各种变体的演绎。
虞允文找了几个土人,一边交谈一边学。
他多少是有点语言天赋在身上的,仅花了大半个月,就熟练掌握了口语,已经可以自如地和部落酋长们交谈了。
酋长们很是感动,虞允文愿意学我们的小语种,可见很尊重我们,是自己人!
在一番促膝长谈后,尽皆表明了归顺效诚之意,其中甚至包括一项桀骜不驯的乌蒙三十七部。
不过呢,可能也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北府兵的练兵场地就在隔壁。
训练时杀声震天,直冲云霄,观者无不深感战栗,面如土色。
要了命了,这谁遭得住啊!
这日,虞允文在宫中送走了自蛮波丽国的国王,这是所有大型部落酋长中的最后一位。
段家人和高家人都被封为国公,运往临安,新的汉人官吏也即将到达。
南宋从前与大理的马匹交易频繁,并不缺乏了解行情之人。
如此一来,整个大理从此就彻底并入大宋版图了。
斜日西沉,彤云倾江,璀璨的神辉将远处整片苍山染成了金色。岁暮的风轻柔地吹过衣角,虞允文结束了一天的事务,独自立在殿前,遥望长空。
他半生已过,鬓角已有了第一丝星痕。
但身姿依旧挺拔,眸光也依旧清澈锐利。
就仿佛这些年的岁月,江流如箭月如弓,都在浮光掠影、宿草摇风间悄然逝去,再回首,犹是青衫登玉殿的少年人。
在这一瞬间,虞允文想起了很多从前的事,最终迎向晚风,轻轻地说。
“对不起,是我食言了——”
当年,曾有人告诉他:靖康之耻,朕当与圣相共雪之。
那个人对他无比信重,将他引为腹心,死生相托,他本以为会成全一段君臣佳话。
如今,漫漫征程已然迈出了第一步,前路可期,这个誓愿终有完成的一日,却是在另一个人身边实现。
“——但为江山社稷计,我绝不后悔。”
这话说得没头没尾,但他知道,该听懂的那个人已经听懂了。
虞允文负着剑,青甲猎猎,走向了夕阳深处,再也没有回头。
……
第一本汉文教材很快面世,酋长们普遍反响很好,觉得通俗易懂,便于学习。
天幕前,观众们也是咔咔一顿抄,狂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