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21章
◎面对两位千古一帝,辛弃疾选择了……◎
观众们吵吵嚷嚷,最后交给辛弃疾的名单,宛如历朝历代的帝王花名册。
除去赵佶这种真。昏君,绝大多数君主都名列其中。
笑死,根本没有半点参考价值。
辛弃疾看了半晌,终于意识到不能再继续听观众胡扯。
他将名单搁在一旁,转向文天祥与陆游,沉声说:“我心中有一个理想的人选。”
文天祥:“我也有。”
陆游:“我亦然。”
辛弃疾又道:“此人自微末中崛起,一生金戈铁马,历经大大小小战役数百场,终于平定天下。可惜天不假年,北方未平。”
文天祥点点头。
新来的皇帝嘛,肯定得英姿盖世,率军北伐平定天下,荡平残胡,如风扫叶。
他认为,双方想的应该是同一个人,于是又补充道:“此人虽是武将出身,但亦擅长文治,推行新政,一扫前朝弊病,使朝野风气焕然一新。”
两国之争归根结底,还是国力底蕴之争。
因此,新帝不仅要能打,而且还要善治生民,统御有方,富国强兵,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积累之业。
“正是如此”,辛弃疾欣然道。
陆游沉思了一会,试探着说:“此人是受禅登基,有数名皇帝直接或间接因他而死?”
那就没什么问题了,辛弃疾觉得大家已经达成了一致,提议:“我们各自将名字写在掌心,等会给他发邀请函。”
对面二人均点头同意。
万朝观众都紧张地等待着。
【武元皇后杨艳:据本宫猜测,辛弃疾写的可能是吴大帝孙权,他在诗词中提过不少次。】
【宋哲宗赵煦:那三条标准和吴大帝丝毫不沾边,吴国疆域地跨三州,止于荆、扬、交,孙权自守有余,北伐开疆则不足。】
【汉武帝刘彻:原来赵煦还活着,你去后世倒也合适。】
【宋哲宗赵煦:谢谢武帝关心,朕现在每日卧床不起,形销骨立,命在顷刻,大约今生今世再也不能驰骋沙场,收复江关了。】
【金陵女史王贞仪:唉,命运弄人,似赵构这等废物能够享年八十一,哲宗皇帝却只活了二十五,约等于0。65嘉。】
【竟陵王萧子良:赵煦再坚持一下,等到位面之间互相连通,就可以从汉武帝那里购买一粒续命丸子。】
【墨憨斋主人冯梦龙:有没有人能看清辛弃疾到底在掌心写了谁?我这边急等着写文呢,到底是不是吴大帝?】
【武安君白起:辛弃疾一听见你这话,直接把身子转过去了,背对镜头。】
万朝观众:笑死。
冯梦龙的威慑力果然非同一般!
【魏文帝曹丕:什么吴大帝,分明是我大魏吴王。】
【景泰帝朱祁钰:什么你大魏吴王,分明是我大明太。祖高皇帝的门卫,可称门卫大帝。】
【魏文帝曹丕:???】
景泰位面,朱祁钰见此顿时来了兴致,为观众们讲解道:
“各位,孙权应该是唯一一个死后还能再重新找到工作的皇帝了吧!”
“当年太。祖爷爷前往钟山,为皇陵选址,选中了一处云气冉冉、虎踞龙盘之地。”
“门左有孙权墓,本打算将墓移走,结果太。祖爷爷一挥手,大度表示无妨,还说——”
“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
万朝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