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公平
周帝国范围內,影响力巨大的縉绅集团有两个,一个是江南縉绅,一个是山西縉绅。
修铁路不先紧著江南和山西,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隨著铁路展现出来的巨大且长远的利益后,两地縉绅开始发力,不断的借著朝中的代言人在官场製造舆论。
类似山西的铁路山西人来修,江南的铁路江南人修之类话题,在京城里一直有炒作。
奈何铁路局那边根本不买帐,谁来都不好使,一句话给你顶回来,“统一规划”。
毕定国在大朝会上的举动,龙禁尉查了,內阁大佬们也安排人去查了,明確的证据並没有,模糊的指向倒是明確了。京城的舆论场上,一直有一股力量在针对铁路局,甚至是针对整个官营企业体系。
贾璉在视察铁路学校的时候,李元正在看一份最近的密报,报告的最后还附有一张表格,上面列出了一些数据。
报告里头加表格,作为一种模式,明显更有说服力。这就是数字的魅力了,当然了,数字也是可以改的,比如非农数据,就很灵活。还有呢,数据也是可以不公布的,孰优孰劣,难以定论。
李元知道贾璉搞出了很多產业,每年的產值很嚇人,但他还是头一次看如此详细的报表。
毛纺厂,纺厂,轧钢厂,车辆厂,玻璃厂……,排除军工企业在外,剩下这些企业加起来,一年的產值达到了六千万元。
看上去產值很高,但是利润却不高,每年加起来也就是六七百万元之间。每个企业每年最大的一笔支出为员工的薪水,如果是有技术职称的员工,薪水之外还有住房医疗教育等补贴。
如果把军工企业也算进来的话,研发厅旗下的企业,每年的產值破亿,在册职工二十万,如果加上铁路局,在册职工人数还要加两万。
这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国企”集团了,就这还没把两广的官营企业算进来,否则还要多小十万人。
“你的意思,有人在串联,针对性的密谋,意在將这些官营企业私有化?”李元看完报告之后,一脸的不可思议。
胡敏很是严肃的上前道:“回圣人的话,奴才不敢妄言,就目前掌握的种种跡象表明,確实有多股力量在酝酿此事。贾公大殿上打了毕定国之后,这些活动突然停止了。之所以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完全是因为密卫此前並不重视这方面的情况。圣人下旨严查,龙禁尉也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跡,並没有明確指向的证据。”
李元听著久久不语,好一阵才道:“胡敏啊,你读过史书么?”
“圣人,您还不了解奴才么,上哪去读史书,要不奴才从今日起开始找点史书来读?”
李元笑著摆摆手,示意胡敏可以下去了。
贾璉结束了一天的视察工作后,返回的路上被人拦下了,看一眼来人笑了笑道:“有事?”
“老爷说了,姑爷不去,我也別回去了。”林府的管家倒是淡定从容的样子,他知道贾璉不会为难他。
“泰山大人真不识趣,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必生拉硬拽呢?好好好,我这就去。”贾璉嘴上嫌弃的说著,下令转道林府。
这人刚进林府呢,贾敏就出现了,语气哀怨道:“玉儿嫁过去之后,这林府就不受姑爷待见了,难得登门,稀客啊!”
贾璉倒也不尷尬,笑眯眯的给贾敏见礼道:“老太太总念叨您,表弟也不小了,不用总盯著,姑姑也该常两边走动才是。”
贾敏身边的林浩然年龄不大,看著却挺老陈的,规规矩矩的上前见礼:“表哥,浩然有礼!”
贾璉笑著摆摆手:“行了,自家人哪来这么些俗礼。你听我的,別听你爹那一套,小小年纪的装什么大人。书要读,玩也別耽误了。”
贾敏听了顿时气的抬手来打贾璉,口中道:“你当谁都跟你一样,读书能过目不忘啊?你这弟弟虽然也聪慧,却不及你和玉儿。昔日玉儿读书,那真是一点就透,还能举一反三。你这弟弟就一点好,能沉下心来死读书。”
贾璉道:“姑姑不如给浩然弟弟换个环境,不能总读书,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开阔视野。”
贾敏道:“京城哪里还有比青云书院更好的地方?你不也是青云书院读书的么?”
贾璉歪歪嘴道:“这话您去跟李如水说去,问问他,我是怎么从书院出来的。”
正聊著呢,林如海归来了,看见贾璉时表情有点僵硬,点点头道:“书房说话!”